我国古建筑保护现状以及引起的原因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1-29 11:07:04
核心提示:早在二十世纪初,以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就从史学的角度以梳理古建筑发展脉络的方式,拉开了我国古建筑保护的序幕。
  早在二十世纪初,以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就从史学的角度以梳理古建筑发展脉络的方式,拉开了我国古建筑保护的序幕。但是由于当时处于战乱时期,很多关于古建筑保护及修缮的方法都未能得到落实,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在多次立法的基础上,结合建筑院校的专项研究,才开展了对古建筑的统计、制定、分析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积累下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接着随着改革开放,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我国的古建筑保护吸收了更多的国际理论,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古建筑保护理论和实践指导体系。

timg (1)

  虽然,我国的古建筑保护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建设与古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也随之浮出水面。目前,除了丽江、平遥、凤凰、阆中等文化古城,得以完整地保留之外,大多数城市都要面对这一矛盾,保存一条文化街区都已成为难事,其中也不乏一些极具文化价值的古建筑都遭到了破坏。

  如北京曾拥有一条著名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初建于元朝,型定于明朝,延续至今。其长约7.8公里,以紫禁城为核心向南北延伸,北至钟鼓楼,南至永定门,贯穿于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两边由一系列的建筑物和街道排列组合而成。但中轴线及周边区域排列的部分古建筑已因各种原因建筑被先后拆除,如正阳门目前仅有城楼和箭楼,瓮城已拆除等。这些建筑的拆除,影响了中轴线建筑结构的历史完整性,让古都北京失去了一些重要标志。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古建筑数量每年都在减少百分之五以上。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中国现存古老建筑的数量和漫长的历史惊人地不成比例,在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的建筑,能够保留下来的极少,今天依然能够使用的更是屈指可数。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其一,由经济开发引起的古建筑破坏。在经济效益的带动下,很多地区都认识到历史古迹对招商引资、发展旅游、提高地区知名度有重要作用,热衷于对古建筑的商业开发,使不少古建筑都变成了商业街区。就如南京的夫子庙景区一样,原本是古时候莘莘学子为报效朝廷,饱含朗朗读书声的贡院;而如今却是流行性音乐与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不禁叫人汗颜。

  其二,保护观念上未能由点到面。在高楼耸立的现代都市中,偶尔发现一座古建筑孤身自立其中,除了会令人眼前一亮、倍感新鲜之外,已无法让人感受到古建筑应有的历史脉络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古建筑保护观念过多地关注“点”,却没有注意到作为“面”的历史街区的保护。如此一来只会使古建筑多了几分商业化的珠光宝气,而流失了原来那份古朴典雅的历史韵味。

  其三,古建筑技术保护投入不够。自然环境对古建筑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如岩石风化、酸雨侵蚀、日晒虫蛀等。但是,当前如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于古建筑的修缮、修补之中,还需要更多学术研究、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的投入。就如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所说,保护古建筑是中国自古以来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中国古建筑保护依然困难重重。
 
标签: 古建筑

本文标题: 我国古建筑保护现状以及引起的原因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311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