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偏关县有“中国长城博物馆”之称。冬季站在水泉乡鸿门口关隘眺望,一边是内蒙古一边是山西,满眼是土黄色的边塞风光。没有了昔日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如波涛般起伏的黄土丘陵上,星罗棋布的烽燧墩台寂寞而苍凉。
60岁的高政清是长城脚下许家湾村的村民。这个近百人的小村庄,现在常住人口仅16人,仍靠天吃水。看着村民一天天减少,他却没有外迁的打算。“这里有我的事业。”高政清说,从2014年起,他保护着60里明长城、50座烽火台、33座敌台、73座马面、5座关堡。
天微亮,他穿上背后写着“长城保护”四个大字的蓝色工作服,带上一壶水、两个馒头,骑上摩托车开始了巡查。由于坡高路陡,高政清骑得很慢,两只手紧紧地握着车把,脸被寒风吹得通红。路况不好,磕碰在所难免,至今他的左腿腕和右腿上还有伤痕。
“看长城是个良心活儿。”高政清说。偏关县文物部门每月给他300元要求至少巡查两次,他却看得又勤又细。看不清长城时他就步行走,当天回不来就在亲戚朋友家借宿一晚。一旦发现有人为破坏或水冲毁坏的现象,他就立刻向文物部门汇报。
半路上遇上羊群,高政清停下车,在查看羊群是否攀爬长城的同时,不忘跟羊倌刘文生叮嘱几句。刘文生接过老高递过来的烟,自信地对记者说,“我的羊就不上长城。他经常给我们讲,长城靠大家保护,靠他一个人,几十里呢。”
高政清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有效的工作方法——化“敌”为友。不抽烟的他出门就会带上“好烟”,见到破坏长城的人先递上一支,慢慢讲道理。他说,“古代将士身披盔甲,而这工作服就是我的盔甲,烟是武器。只要不改,我就一直盯着,给他杀‘回马枪’!”
寻碑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九窑十八洞是长城上非常壮观的军事堡垒。高政清看护的长城上共有3座,但由于历史原因破坏严重。站在只剩下底座的海子楼“九窑十八洞”前,高政清回忆说,6岁时他常和小伙伴在里面捉迷藏,当时保存得非常完整。门口还立着一块碑,后来竟不知去向。
“石碑是长城‘身份’的证明、历史的记载。”高政清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保护长城的意识不强,丢失了很多碑,对古长城的研究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于是他就萌生了寻碑的想法。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寻找到这些石碑却并非易事。高政清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有石碑下落时,又常常吃闭门羹或遭人白眼。目前,他一共走访了50余户,找到了三块石碑。“抚摸着这些久经沧桑、流落民间的石碑,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叮嘱人家千万要保护好。”
高政清介绍说,一块是他“三顾茅庐”才见到的一座空心敌楼上的石碑,已被铺了地板,字迹清晰地记载着明代修空心敌楼的用工、用料情况;第二块是敌楼上长一米、高70厘米的“威远”石匾,被垒了鸡窝;第三块是他整整找了4年的海子楼“九窑十八洞”上的石碑,它已随“主人”从山西搬迁到了内蒙古。
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碓臼坪村41岁靳仝定家的猪圈上,看到了海子楼“九窑十八洞”的残碑,石碑边上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可以清楚地看到“万历二十四年岁次丙申八月”“偏头关”“代州三关”等字样。
靳仝定说,他原认为这只是一块破石头,直到遇上高政清才知道它有价值。被高政清的精神所感动,他为老高提供了一块长城碑的下落。“我就是要编织这样一个爱护长城网,大家帮着找,就好了。”高政清说,他会将情况一一向文物部门汇报,希望能将这些珍贵的石碑保护下来。
让他欣慰的是,近年来找他了解长城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外国人。高政清计划买上村民几间窑洞,开一家长城客栈,办长城系列文化展览,让更多人了解、保护长城。长城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只要能走动一天就守长城一天,只要能拿动笔,就继续研究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