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山看古代东西方文明互动交流(上)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2-04 11:14: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核心提示:天山,是亚欧大陆中部这个人类古代文明交流通道区域中最主要的干线通道,也是亚欧大陆中部这个广阔无垠、极度干旱和荒漠化大地表面地壳隆起的一个“大褶皱”。
  天山,是亚欧大陆中部这个人类古代文明交流通道区域中最主要的干线通道,也是亚欧大陆中部这个广阔无垠、极度干旱和荒漠化大地表面地壳隆起的一个“大褶皱”。天山的存在以及它涵养的水源、滋养的植被是亚欧大陆东西方古代交通得以大规模进行的基本保证。

timg (1)

  交通与天山

  天山虽然是中亚跨境山系,但其主体位于我国新疆境内。天山与中亚其他两个通道型山系阿尔泰山、昆仑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东西方向全地理范围的水草保障(尤其是天山北坡)以及相当广大的断块陷落盆地和谷地,其中伊犁河谷、吐鲁番—哈密盆地便是典型例子。

  天山山脉从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北端向东一头扎进亚洲腹地中心区域的茫茫沙漠荒原之中,把世界上最为干旱的地方一分为二,形成一道连接亚洲东西的大陆桥。以天山的最高峰、海拔6000多米的汗腾格里峰为首,其他诸如度斯梅干乌拉、博格达山、喀尔里克等山脉并肩形成一个巨大的地理屏障。汇集众多峡谷溪水的河流在天山山麓两侧荒漠中形成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绿洲,成为这条巨型山脉身侧涵养生命孕育文明的草原地带。

  天山南部没有北部绵延不断的绿色植被分布带,但是冰川河流由西向东,每间隔一段距离,便会形成一片片河流滋养的绿洲,而少数几条河流汇集而成的塔里木河东西方向长达一千多公里。不管是沿河而行,还是沿绿洲长途旅行,同样都能够得到水草保证。由此,天山也就成为亚欧大陆中部这块远离海洋干旱区域最大的古代交通“高速公路”。

timg (2)

  商贸与天山

  从远古时期开始一直到近代,人类文明基本都是在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的一些区域较为发达。在那里,曾经分别产生了中国文明、印度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西亚新月地带)、地中海文明、埃及文明等许多著名的古代文明,出现过波斯帝国、秦汉帝国、马其顿帝国、大唐帝国、罗马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等世界性大帝国。

  天山南侧多数孤立的绿洲和天山北部连绵的绿洲、草场,在历史长河中被亚欧大陆各区域文明以贸易通道、军事路线、文化传播线路相互连结了起来,遗留下来的痕迹便是商队、僧人、军人、部落迁移之路。向西,与天山南北的绿洲群分别相连的两条大商路,把西部与帕米尔以西的古代商业网络连结了起来,沟通着印度、伊朗、西亚、欧洲和东北非洲(埃及)。向东,则从东天山喀尔里克雪峰两侧天山东端直接向东经过马鬃山进入蒙古高原东部;折转向东南则进入河西走廊,进而到达中原和蒙古高原南部。

  由于亚欧大商道的存在,荒漠绿洲与天山草原本身也就起了变化,它不仅改变了早期绿洲农牧业各半的社会经济形态,使其主要转向农业,并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贸易的因素。绿洲因而展现出中转市场的性质,并起到了商队驿站的作用。大型绿洲内的城镇、村落,呈现出商业都市的面貌。

  来自亚欧各文明区域最好的物流贸易所提供的商业利润,推动了各个大型绿洲地理单元的财富积累,使其变成了绿洲商业小国。随着亚欧大陆东西各文明区域商贸文化交往的不断加深,各大文明区域的优良文化从各个方面渗入了绿洲文化,使绿洲城镇小国的文化变得丰富多面。实际上,沿天山分布的绿洲、草原居民并不是单纯的农耕、畜牧人群,他们兼而具有商业居民的性质。

  公元前2世纪,排列在天山山脉山麓的诸多荒漠绿洲大都已经发展成为绿洲商业都市,这里的通商活动非常活跃。随着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天山南北两麓商道大通。过去各方势力各自控制一段,亚欧大陆大商道由各个自然单元转手贸易的历史全面改变,丝绸之路进入有史以来最为畅通时期。

  天山山脉横亘在亚欧大陆腹心地带,以其2500多公里东西向的延伸成为古代商队、行旅仰望的永恒路标。这一点极其伟大,在人类文明史上确实是无与伦比的。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及各地千里跋涉而来的商队一旦进入亚洲腹地,大多数时间都身处茫茫戈壁沙漠之中,只有那些分散排列在天山山麓的绿洲群,是商旅们修养身体、补充驼队给养的生命之岛。荒漠沙海中一个个绿洲有如大洋中连续的孤岛形成链条,保证了亚欧大陆东西方最佳交通线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天山山脉完全可以被看作亚欧大陆古代交通的生命线。
 
 
标签: 文明

本文标题: 从天山看古代东西方文明互动交流(上)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317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