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于近日开播,即将在第一季节目中亮相的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27件“国宝重器”公布,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商鞅方升、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位列其中。上海博物馆拥有101余万件文物,其中被定级的珍品就有14万余件,为什么选这三件文物,它们有着怎样的传奇?
在浩瀚璀璨的国宝精品中选择精品,并用90分钟时间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直言,这是一道幸福又困扰的选择题。“上海博物馆不是一个地方性的博物馆,我们的定位是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挑选出的文物,代表了古代艺术的高度。”
上海博物馆藏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
“海内三宝”之一,曾深藏地下近20年
以大克鼎为例,它是西周时期的饪食器,青铜转变期的典型代表,清朝末年就跟大盂鼎、毛公鼎并称为“海内三宝”。大克鼎的纹饰器形端正稳重,采用大量变形纹饰,耳旁的龙纹也与西周早期不同,颈部的兽面纹脸部轮廓变线条,仅留眼睛可辨,后称为“变形兽面纹”。腹部波曲纹极具节奏感和韵律感,又称“环带纹”。
更重要的是,大克鼎内壁有290个字铭文,为古史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从铭文内容可以看出,大克鼎的最初主人是克,西周孝王时的膳夫,专管周天子的饮食,属于“天官”。克的祖父师华父是周室重臣,辅弼王室,德厚功高。周天子感念师华父的功绩,就任命克为出传王命、入达下情的宫廷大臣。官职爵禄世袭,单传嫡长子、孙。克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得之祖父的余荫,于是做了这个大鼎,用来祭祀祖父师华父,同时铸造的还有小克鼎七件,用来盛放肉食等祭祀品。该铭文是周天子把土地赏给臣民的记录,为西周的土地制度、社会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一手史料。
大克鼎的流传经历也相当传奇,为避日军掠夺,它曾深藏地下近20年。大克鼎是在清光绪年间陕西扶风县窖藏出土的,出土后,被金石收藏大家潘祖荫重金购得,后传到其后人潘达于手中。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为避免国宝落入日寇之手,潘达于请家人和两个木匠师傅帮忙,连夜把大克鼎、大盂鼎等一批青铜器和书画古董装箱埋藏在屋子底下。苏州沦陷后,潘家前后闯进七批日本强盗,一遍遍搜刮,财产什物损失殆尽,但大克鼎、大盂鼎保存完好。1951年7月,已经从苏州移居上海的潘达于获悉“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正积极筹备大规模之博物馆,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发扬新爱国主义教育”,慷慨捐出了克、盂二鼎。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成立,大盂鼎被调北上支援,大克鼎则一直收藏在上海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另类”文物,见证人类文化交流
上海博物馆藏有从夏代至汉代2000余年间的7000多件青铜器,素有中国青铜器收藏“半壁江山”之称。此次入选的三件文物中,商鞅方升也是青铜器。作为战国时秦国标准计量器,它是商鞅变法的历史见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铭文中的十八年,即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此器是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的标准量器。方升底部加刻的诏书,证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以商鞅所规定的制度和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此次入选的文物,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显得颇为“另类”,它并不属于上海博物馆最具优势的文物类别,却是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见证。“这是一次整体策划,九家博物馆拿出的27件文物,要整体、多角度反映中国古代文明,涉及各种艺术门类。”杨志刚说,缂丝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工艺,而且与“一带一路”关系密切。据记载,缂丝技艺最早出现在西域,主要用于毛纺织品,传到内地后拓展到了丝织品,因为工艺了得,后又经过“一带一路”传回了西域。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是现存宋代缂丝画作中的上乘之作,它出自名家之手,流传有序,且幅式巨大,丝丝缕缕皆匀称适宜、层次分明。图中红叶白鹭,绿萍翠鸟,蜻蜓草虫,双鸭游乐,画面生动活泼,色彩富有变化。青石处有缂织隶书小款“江东朱刚制莲塘乳鸭图”,下有“克柔”印一方。
九大博物馆27件国宝
故宫博物院
石鼓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各种釉彩大瓶
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商鞅方升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
南京博物院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坤舆万国全图
湖南省博物馆
皿方罍辛追墓T形帛画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
河南博物院
妇好鸮尊云纹铜禁
贾湖骨笛
陕西历史博物馆
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杜虎符
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
云梦睡虎地秦简
浙江省博物馆
玉琮
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宁波“万工轿”
辽宁省博物馆
铜鎏金木芯马镫
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
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