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文物市场管理暂行规定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2-06 11:33:29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
核心提示:凡经营文物的单位,都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关于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坚持禁止珍贵文物出口,控制一般文物出口和“少出高汇,细水长流”的方针。
  一、凡经营文物的单位,都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关于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坚持禁止珍贵文物出口,控制一般文物出口和“少出高汇,细水长流”的方针。

  二、本市一切传世文物(包括旧工艺品),统由市文化局所属的文物公司组织收购(博物馆可根据需要,征集具有馆藏价值的文物)。为便于收集社会上的流散文物,市文化局亦可通过商业、供销等部门在市区和郊区、县设点代购。各代购点要严格履行协议,使用专用发货票,只能收购,不准自销;对违反协议的,要立即停止其代购业务,并追究责任。

  对不属于文物范围的珠、宝、翠、钻,由外贸部门统一收购。

  三、市文物公司收购的文物,除提供给博物馆收藏外,经过鉴定,凡可以作为文物商品销售的,由文物公司的门市部和天津市友谊商店经营对外零销。文物公司要根据货源情况,向外贸部门提供那些目前国内存量较大、价值一般的文物商品,组织出口。

  四、未经市文化局批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经营文物购销业务;对私自经营文物购销业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局给予警告或者罚款处理,并没收其非法所得(或没收其非法经营的文物),触及刑律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凡经市文化局同意、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的经销文物和古旧图书的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报验手续。未经鉴定和钤印火漆标志的文物,一律不准出售。

  经市文化局同意、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的贸易信托公司所属的经营外国旧工艺品的专点,要严格执行有关其经营范围的规定,不得扩大。商品上柜前,须经天津市文物出口鉴定组鉴定。对鉴选出的属于文物类型的商品,应移交市文物公司经营。

  六、本市各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外宾服务部(包括小卖部),只准经营文物复制品、仿制品、印刷品和纪念品,不得出售文物。

  七、经市文化局同意、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的对外零销文物的单位,在确定文物零售价格时,要以国家文物局统一制定的外销价格表为基础,与其保持平衡。外贸部门和国内零销部门之间在销售价格的掌握上,要相互协商,衔接一致。

  八、个人携带文物出境或托运、邮运文物出口,均按海关总署和国家文物局一九八二年三月关于加强文物出口监管的公告的规定办理。由携运人向海关申报,海关开具文物鉴定联系单,经市文物出口鉴定组鉴定,钤印火漆标志,并开具文物出口证明书,或凭文物公司、友谊商店加盖“外汇购买”章的文物销售发货票,方准放行。

  凡未申报或伪报物品名称及规格者,均按走私论处。

  九、凡新生产的仿制文物和文物复制品,在生产时必须制作暗记。有关经营单位,在向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出售仿制文物和文物复制品时,须将物品的名称、质地、纹饰、颜色、尺寸和生产年代详细写在发货票上,并加盖复制品或仿制品的戳记。海关凭发货票查验放行。

  十、严禁文物非法倒卖和黑市交易,违者由工商管理、公安部门严肃处理,并依法取缔个体文物商贩。

  图谋走私珍贵文物出口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的有关条款处理。

  十一、出土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非法占有、馈赠和买卖。凡进行走私、盗卖、倒卖、隐匿、侵吞出土文物等非法活动的,一经发现,没收其全部文物,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二、凡市文物出口鉴定组鉴选出的不能出口的珍贵文物,统由市文物管理处征收或价购,移交博物馆收藏。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自行收留。

  海关、公安、财税、工商行政部门罚没收缴的重要文物,应当移交给市文化局。属于一般文物商品,由文物公司按现行收购价格收购。

  十三、对于积极执行本规定,在报告出土文物线索、稽查和揭发走私、盗卖、倒卖文物及隐匿、侵吞出土文物等违法活动方面作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由市文化局酌情给予奖励。

  十四、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文标题: 天津市文物市场管理暂行规定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320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