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讲述的是历史,展示的是文物,但是这个综艺节目并没有传统文博节目的一本正经、庄严肃穆。这里没有语重心长的说教,也没有晦涩难解的历史文化密码,更没有陈腐枯燥的段子。为增加节目的传播力,特别邀请当红文艺明星担任“护宝人”,以表演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传奇,再邀请文保工作者讲述文物的今生故事。
这个节目展示的内容虽然古老,但是讲述的对象却是青年一代,例如创作《千里江山图》时的王希孟年仅十八岁,烧制各种釉彩大瓶的乾隆皇帝同样具有脑洞大开、敢想敢做的年轻气质,年轻的当红明星更是年轻人的偶像。
节目展示的文物并不以华丽为标准,而是要求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已经播出的第一期节目当中展示的石鼓,十块形态不一的大石头实在谈不上艺术美,但是上面镌刻的文字却承载着中华文化,记录了汉字演变的过程,节目对石鼓千年来颠沛流离的命运讲述,再次让观众感到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证明文字是中华大地不同方言区人民相互交流的桥梁,记录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国家宝藏》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讲述历史,赢得了广大青年群体的关注,刚一播出就好评如潮。笔者认为《国家宝藏》最成功之处就是以青年的视角,让人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保护文物其实就是把根留住,给文化自信留住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载体。
虽然文物自身拥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近些年,文物保护工作却面临严峻挑战,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今年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说,近几年,每年全国涉文物犯罪立案数量都在2000起以上,文物犯罪形势严峻,一些职业盗墓犯罪团伙流窜各地盗掘古墓葬,给国家文物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例如去年宣判的红山文化遗址盗墓案,就被评为新中国成立来最大盗墓案,该案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力难以估量。
随着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不再适用死刑,国内收藏热兴起,再加上盗墓主题的影视剧影响,“盗墓”这种带有历史、禁忌、神秘等色彩的行为,早已经不是小说故事、电影电视的专利,已然成为严重危害历史文化传承的现实罪恶。盗墓犯罪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技术性,盗墓的地点基本是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非常不利于监管,盗墓犯罪缺乏明确具体的被害人,即便发现盗墓犯罪的群众,也可能因为事不关己,装作没有看见。有些盗墓团伙具有黑社会性质,知情群众惧怕打击报复也不愿意举报。
事实证明,简单依靠法律手段很难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治本之策就是让保护文物的理念深入人心。文物必须放在博物馆里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私人的占有与把玩就是将文物的光芒掩盖。所以,保护文物就是要让文物的故事能够传扬,其精神内涵能滋润人心、丰富思想、凝聚力量。青年群体是社会改革进步的中坚力量,希望更多的《国家宝藏》去影响青年们的思想,改变对文物畸形的占有观念,让尊崇文化、忠实历史的风气蔚然成风,传承好中华文脉,把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