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德里夜色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简称ICOMOS)第19届全球代表大会在印度德里召开。清源在连续报道大会热点的同时,也想带大家一起,走近德里的世界遗产,寻找德里千年史。
作为古印度历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恒河平原古老贸易路线的主要城市,德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古迹、遗迹和遗址。行走在德里,于古迹遗址间,寻找德里千年史。
12世纪末,征服印度的外来穆斯林开始在这里建都。
顾特卜塔及其古建筑QutbMinaranditsMonuments
世界遗产列入时间:1993.12
列入标准:Ⅳ

作为德里最高的建筑物,顾特卜塔(QutbMinar)是早期伊斯兰教势力入侵印度的代表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砖制宣礼塔[1]。
它还被称为“胜利塔”,是因为1193年中亚穆斯林成功入侵占领印度后,德里苏丹国的缔造者库特布丁·艾伊拜为了庆祝胜利所建。之后印度进入长达几百年被穆斯林统治的时期。此处便成为穆斯林在德里建的第一座清真寺。
顾特卜塔是印度文化和伊斯兰文化高度融合的代表作。塔高73米,由红砂岩建成。塔共分五层,塔高72.5公尺。各层之间有雕刻精美的环状阳台。环绕塔壁的水平饰带上刻上可兰经文及阿拉伯纹样,并以印度传统藤蔓图样及花彩垂饰作为点缀,精巧华丽。
塔旁有印度早期的清真寺遗迹,整个遗址包括顾特卜塔(QutbMinar)、清真寺(Quw-WatulIslamMosque)、铁柱(IronPillar)及阿莱高塔(AlaiMinar)。今天在这里既可以看到印度教文化的遗迹,又可以看到伊斯兰教的古迹。

1525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南下进攻印度,征服北印度大部分地区,建立莫卧儿帝国。自此开始帝国在印度三百年的统治,直至1857年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莫卧儿帝国灭亡。
胡马雍陵Humayun'sTomb
世界遗产列入时间:1993.12
列入标准:Ⅱ、Ⅳ

印度的建筑在莫卧儿帝国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胡马雍陵建于1556年,是莫卧儿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马雍的陵墓,也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陵墓主体建筑由红色砂岩构筑,陵体呈方形,四面为门,陵顶呈半圆形。整个建筑庄严肃穆、亮丽清新,为印度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精品。
公元1648年,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从阿格拉迁都到此,用10年时间建成了七个德里城中的最后一座,把德里改名为沙贾汗纳巴德。
德里红堡群RedFortComplex
世界遗产列入时间:2007.7
列入标准:Ⅱ、Ⅲ、Ⅵ
德里红堡建筑群即是建在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国王沙贾汉(1628-1658年)的新首府——沙赫杰汗纳巴德的宫殿。它最突出的当然是红色的砂岩围墙,由于含铁量比较高,所有的城堡都呈现壮观的红褐色。宏伟的建筑彰显莫卧儿帝国威严庞大的权力。

宫殿的设计模仿了《古兰经》对于天堂的描述,殿内刻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间有天堂,那么天堂就在这里,不在别处。”宫殿的规划以伊斯兰原型为依据,而每座亭子展现了具有莫卧儿王朝典型建筑特征的元素,反映出波斯、贴木儿王朝和印度建筑传统的相互融合。红堡的创新性规划和建筑风格,及其花园设计,对于后来拉贾斯坦、德里、阿格拉和其他地方的建筑及花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红堡建筑群通过其建筑反映了印度从莫卧儿王朝时期到印度独立之间各个阶段的历史发展。
自17世纪初东印度公司第一批货船抵达印度,至19世纪上半期,莫卧儿帝国在印度次大陆的控制日益衰落。英国殖民者大肆扩张领地,导致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起义终结了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体制,故此常被视为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但起义的失败也使得印度被置于英国直接统治之下,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而斗争过程中,印度失去的不只是主权,还有许多古迹被损毁。
简塔曼塔古天文台(德里)TheJantarMantar
JantarMantar在印度语中的意思为计量仪,是古代印度人观测天文之处。

德里简塔曼塔古天文台由莫卧儿王朝时期斋普尔的王公杰伊辛格二世建造,从1723年起,他接受莫卧儿皇帝穆罕默德国王的任务,修订日历和天文表。天文台由造型奇特的建筑天文仪器构成,具备类似日晷的功能,主要目的是编制天文表,预测太阳、月亮和行星的时间和运动。天文台完成于1724年,在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期间遭严重毁坏。
在1727和1734之间杰伊辛格二世还在印度中西部修造了另外几个相似的天文观测所,分别位于斋浦尔、瓦纳纳西、马图拉、尤金等地。所有的观测所名字都叫简塔曼塔天文台,其中斋普尔的最大也最为完整,于201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德里,这座古老传统和现代化相互结合的一座城市,如一面历史镜子,展现了印度的古代文明,也让人们看到了印度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