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史可寻,无迹可考的上古建筑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2-14 10:35:52  来源:古早的建筑
核心提示:腾固先生(1901-1941)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先行者,本文掇录自《中国美术小史》一书。该书是作者的第一本美术史著作,在弁言中,腾固自称受到梁启超的激励,遂有志于从事中国美术史的研究。
  腾固先生(1901-1941)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先行者,本文掇录自《中国美术小史》一书。该书是作者的第一本美术史著作,在弁言中,腾固自称受到梁启超的激励,遂有志于从事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中国上古建筑因缺少实物的支持,许多研究者爬梳于庞杂的史料中搜寻上古建筑的蛛丝马迹。腾固先生这篇短文正是凭借历史文献,试图还原上古建筑的状况。

640.webp (25)
腾固肖像(颇似郑中基..拍自著作扉页)

  古代的建筑物,无迹可考的了。我们在史籍的记载上看来,古代人所建筑的高台,最含有历史的意味。例如燧人氏有传教之台;桀有瑶台;纣有鹿台;周有灵台;楚有章华之台;秦有琅琊台;汉有通天台等,都是累土叠石而制的。虽说观天文,观四时施化,观鸟兽;其实供帝王的登高娱乐。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人的崇高美感,是普遍的。埃及人与巴比伦人的高塔,中国人的高台,可以说是一例的。

  古代人崇尚自然神教,崇拜祖先,于是有祀天祀祖的神殿建造。黄帝时的合宫,尧时的衢室,舜时的总章,夏时的世室,殷时的阳馆,周时的明堂,这些神殿的建筑,其式样变迁,我们虽无从稽考,而古代人建筑的才能,当该发挥在这地方的。周代祭祀的典礼,最为重视;那末明堂的建筑,当有特色所在。清人汪中、近人王国维考定的明堂图,很可看出当时的式样。其堂五室制,沿夏、殷之旧,而加以独创的精神。

640.webp (26)
商周城墙遗址

  古代帝皇的宫殿,在尧的时候,《墨子》所谓:“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剪,采椽不刊。”那时还很简陋。到了周的时候,稍稍发达了,于是有五门、三朝、六寝、六宫、九室的制度。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宏伟壮丽的建筑物产生了。

  秦始皇命七十万刑犯,造阿房宫。《史记》:“始皇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凡五百间);南北五十丈;上可坐犯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为阙。为复道,自阿房凌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抵营室也。”这伟大的工程,始皇生前没有完成。不幸在秦亡的时候,项羽屠咸阳,烧秦宫,烽火连天,三月不绝。当时所谓关中三百,关外四百的宫殿,其宏丽盛大的建筑,可以推想的了。

640.webp (27)
阿房宫遗址复建

  汉代的宫殿建筑愈趋精丽的了;武帝时造柏梁台,其上立一捧承露金盆的仙人铜像,大有七围,高有二十丈。此外又建了许多崇楼杰阁,如首山宫、建章宫、明光宫等,都是极尽奢华。明帝时,建有许昌宫、洛阳宫。

  古代人的建筑材料,都用木为骨干,当初砖瓦的使用,尚未完成,大抵都去土筑和石砌的方法,其外饰以纹彩。据《考工记》:夏时,用蜃壳捣成粉末,用以饰墙。周的时候也沿用此法。汉时,此种蜃灰也用的,而砖瓦的使用也兴起了。瓦比砖先发明,《汉书》所谓光武战于昆阳,屋瓦皆飞。所谓砖,后代发掘的汉砖,或可证印的。

640.webp (28)
汉墓彩绘

  宫殿的门前,建有照墙,周时就有的了,气候相沿此例。这种用意,大约因为大门进出常开的,立了照墙,防止风雨的侵蚀。自周至汉,建筑物上的装饰可以稽考的:屋顶上的屋翼、飞檐、屋脊两端的瓦兽;门上:汉时的门环用铜制的,刻为兽头衔环。屋内的天花板上,也施以鸟兽的图形。在这里,可以推想古代人的艺术思想很是复杂的。鸟兽最活泼而生动的东西,也是最自由而灵快的东西。古代人的生活,信仰自由灵快,在建筑上象征出来,我们可以无疑的了。
 
标签: 古建筑

本文标题: 那些有史可寻,无迹可考的上古建筑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331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