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思想高远恢宏,其精义是对在天地之间活动的人类言行提供一个根本方向性的指导,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哲学宇宙观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中国古代建筑是其物化的形式。
中国古建筑与哲学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哲学作为一定程度上的世界观,对古建筑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古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在很多方面都反映着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古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建筑,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的一种理念、一种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深邃的哲学思想!
建筑是一种实体的艺术语言,它存在于空间,也存在于时间中。错落有致的空间结构,绵延醇厚的时间序列,使中国古建筑可观看、可品味。中国古代,人们对建筑哲学领悟很深,在长期的建筑实践活动中,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恰到好处地发挥到了极致: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观念,将物质与精神之间相互转化、互为影响的理念,与营造形式、构成与内容、抽象与现实这些对立概念之间的关系,体现得彻底、涵盖得广泛。飞扬的生命意象,丰富的文化内涵,凝固在一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中,激发人们去想象,营造出物我同一的境界。
实用与“便生”的理性精神
建筑首先是作为人类居住和活动的空间,要满足人类的居住和活动的功能需求。无论什么时代,什么样的建筑风格,都是符合当时当地的人和社会的居住、活动要求的。古建筑修建过程中善择基址、因地制宜、整治环境甚至讲求风水等,都是为了妥善处理建筑与环境、人之间的关系与矛盾,使建筑更适合人们居住和活动之便。
中国的哲学思想注重人生(现实),强调“实用理性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尚俭的民族,这种价值观体现在建筑艺术上,便是一种很现实的实用观点,即“适形”与“便生”。中国古建筑的适形而止,是以“度”为基础的,“度”即是建筑物的尺度、造型、体景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考工记》中就对“度”有所规范:“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轨,宫中度以寻……”。
这种“实用理性精神”决定了中国古建筑的审美尺度是人性的尺度,是以人为本。中国古建筑把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住宅审美功能作为最基本的尺度,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不同建筑的“度”,从建筑到城市,都在统一中求变化,而这种统一与变化,都是以人性的尺度去创造、认识、欣赏的。
“便生”,就其意义来讲,一是指便于现世的人,二是指便于生活。这种思想,也是中国哲学思想中重要的现实人生的写照。从皇帝的寝宫到署衙的后宅,从寺庙的方丈院到村野的农舍……虽等级千差万别,但其“便生”的思想,都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从生活的方便、生活环境的良好出发,创造出便于人们生存、生活的空间。可见,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历史进程,其实也是一个生命进程,是活跃的生命诉说。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语言,就是实用与“便生”理性精神的很好的例证。为什么西方的建筑(包括古罗马的一些建筑)都是石结构,都是以石头塑造历史,而在中国却是木结构的,为什么不选择石头?其实这里面本身有中国文化的意蕴,也与中国人生命意识相关,因为欣欣向荣的树木本就是一种生气的象征。
《易传》“说卦”里提到“土生木,木生风”,是一种求生的机制,接纳大自然整个的生气。顺卦就是木、为风,这就讲到了木结构,它本身跟人对生命的意识是息息相关的。石头是感受不到生命的,而在一个很多梁柱都是木头的建筑里,就有置身于森林的感觉,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给人一种生气。而且木头碰上去不是冰冷的、生硬的,有一定的生命的感觉。何况木结构又有就地取材、适应性强、抗震功能较强、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的优势,再辅以特殊处理,因此使用年代也大大延长,既可供现在使用,又可供后人使用。
著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纯粹的木结构,历经千年,至今保存完好。由于木结构具有以上显著特点,故而覆盖面广,加之各地地理、气候、生活习惯不同,又使之产生许多变化,在平面造组成、外观造型等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盛景象。择木而筑体现“上天有好生之德”。史载秦朝为了修建阿房宫,把当时属地的木头全砍光了,可见当时使用木料之多。
此外,无论是策划建筑布局,整治居住环境,还是善择基址等,都把与现实中人的生命意识联系最紧密的因素作为最基本的尺度,贯穿着实用和“便生”的人性化精神,注重人的生存、生活感受,注重实用,把对生命的期许寄语在建筑上,这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生命观,深邃的哲学思想融化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