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非遗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保护非遗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教学委员会导师、中国美协理事李延声的提案:“将保护非遗文化提升到文化自信来认识”。
在非遗文化中,有一种工艺需要108道繁琐程序,众多工匠难以全部掌握;有一种美叫做“奇宝烧”,常人无法拥有的“巧天工”;有一种奢华是自诞生便一直是宫廷御用,皇家独享……他就是中国著名的特种工艺品——景泰蓝,2006年就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因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而得名。对于景泰蓝的起源,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尚难以定论。其一,景泰蓝是本土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其二,景泰蓝属舶来品,13世纪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但不论起源何处,景泰蓝的皇家御用之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在中国的古代工艺品中,绝大部分是官民共享的,但景泰蓝是个例外。景泰蓝只在宫廷内制作,因为它是一门繁复的综合工艺,是美术、工艺、雕刻、镶嵌、冶金、玻璃熔炼等技术的结晶。其制作工艺精细复杂,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民间技艺很难达到这种水平,所以在古代,景泰蓝一直为宫廷独享。
景泰蓝初盛于元末明初。元代的景泰蓝制品风格粗犷,线条流畅,整体上十分大气,但受工艺水平所限,砂眼较多,颜色也比较单一,主要以蓝色为主。明景泰年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器物的胎大都是以黄铜铸造,胎体厚重,器型多为香炉、花熏、花瓶、杯盏等。清代的景泰蓝在明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内廷设立了珐琅作,专门烧制景泰蓝,开发了在景泰蓝器物上运用鎏金装饰的工艺,增强了皇室高贵、富丽的气派。如清代制天鸡尊器形优美,形象生动,色彩富丽,镀金辉煌,透露着一种神异之感,体现了乾隆时期珐琅制作工艺的精湛水平。
匠心传承,薪火相传
清朝灭亡后,宫廷的手工艺人散落民间,加上当时时局动荡,民国期间景泰蓝的处境临于濒危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林徽因、钱美华、常沙娜等人的不懈努力,景泰蓝工艺得到了挽救和恢复。一代又一代的景泰蓝工艺美术大师薪火相传,不断地创造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经典作品,景泰蓝工艺及其行业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景泰蓝的设计和技术人员不断地开拓创新,从造型、题材等方面源源不断地为景泰蓝注入新鲜的元素。进入新世纪后,现代景泰蓝工艺品逐渐与传统风格相融合,而更具现代意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同禄、米振雄、戴嘉林的作品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张同禄大师是建国以来唯一一位完全掌握景泰蓝108道烧制工艺的传承人,在景泰蓝的非遗传承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可谓当之无愧的“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张同禄,一生只为景泰蓝
张同禄大师一生只为景泰蓝,从16岁投身景泰蓝艺术至今,熟悉掌握景泰蓝108道制作流程,在景泰蓝上所达到艺术成就为最高,以其细腻的描绘风格和高超的景泰蓝工艺而著称,被誉为中国景泰蓝第一人。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的作品清逸、新颖,超凡脱俗,造型多姿多彩,小不盈尺,大可丈余,或伟岸雄壮,或玲珑秀美,或古朴典雅,或清丽自然,以奇、巧、俏、美,自成一派,被称为“珐琅张”,其作品更是被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在张同禄大师的众多作品中,《故宫六珍》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荣获2015年中国工美“华艺杯”金奖,在器形、纹饰、色彩上以1:1的复制元明清历代珐琅故宫国宝:元?缠枝莲纹鼎式炉、明?出戟花卉纹花觚、明?缠枝莲纹直颈瓶、清?天鸡尊、清?缠枝莲纹多穆壶、清?兽面纹提梁卣,这六件景泰蓝作为中国珐琅的精品,是中国珐琅器的巅峰之作,体现了中国宫廷珐琅记忆的精粹与中国皇家审美的至高品位。
《故宫六珍》
历史悠久的景泰蓝曾经是流光溢彩的宫廷用品,象征着皇家的威严和奢华,亦呈现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景泰蓝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的名称,更象征着一项古老的精湛工艺所焕发的鲜活的生命力。坚定文化自信,保护非遗文化,传承中华千年文脉,弘扬匠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