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考古发掘成果中,七项重大发现有两项在圆明园,分别是如园遗址和紫碧山房遗址,其中位于圆明园西北角的紫碧山房遗址考古进展是首次向媒体披露。
探访紫碧山房遗址考古现场
这个位置,当年其实是一条河道,名叫“长河”。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要来紫碧山房是要从河道坐船,再从一个方形码头上岸进入宫门。但是在挖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方形码头的旁边还有一个圆形码头,这个在历史图档里是没有的。
紫碧山房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角,始建于雍正时期,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前后进行了大规模改建。经过一年的发掘,考古人员清理出值房、宫门、紫碧山房、含余清、澄素楼等建筑遗迹和山体拦土墙及基础、半圆形码头、排水道等不见于文献的遗迹,丰富了圆明园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
北京市文研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最为惊叹的就是它整个的工程造法要求得非常严格,它的基础深度非常深,我们这几年在圆明园的发掘,然后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深的建筑基础,它底下打的每个建筑,基本上都有两米厚的三合土基础。可见当时我们中国古代匠人的工匠精神。
这种圆形的码头我们是第一次发现,所以刚发现的时候,我们内部是有争论的。但是后来我们达成了一致,皇帝来紫碧山房,他肯定有随行人员,而且肯定不只一座船,肯定一个码头是不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