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来的文物类影视作品颇能“圈粉”,前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现有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而百集文物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也播放在即。该片拍摄近千件国宝文物,堪称一座中国顶级文物的影像博物馆。

2017年12月25日上午,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首映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首映式开始,主持人介绍《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现场座无虚席,重要嘉宾、主创团队、媒体记者、热情观众齐聚一堂,倾听国宝“讲述”的传奇故事。

《如果国宝会说话》宣传海报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共100集,每集5分钟,拍摄了中国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和近千件文物,包括人头壶、陶鹰鼎、红山玉龙、良渚玉琮王、鸮尊、三星堆青铜人像、清明上河图、孩儿枕等,用国宝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
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光跨越八千年,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千余件文物。首次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

中国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文物体系,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创造、发展脉络和价值理念。古今相通、对话、呼应、寻找,《如果国宝会说话》是我们今天对古人的解读与致敬。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表示,中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国登记的可移动文物的数量是1.08亿件,其中珍贵文件380多万件,如何让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活起来,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命题,此次的纪录片就是一次展示和传承的全新尝试。

顾玉才说,节目中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叙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尝试跟观众平等对话,“走近文物能欣赏到它的工艺之美、色彩之美、造型之美,《如果国宝会说话》就像打开了一条细细的门缝,帮助观众学习历史,研习美德,感悟民族精神”。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共100集,分四季播出,每季25集,每集5分钟。第一季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节目单


(本节目单由CCTV-9授权发布,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