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多样性 加快培育东方文化圈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2-26 11:33:11  来源:新浪海南
核心提示:由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主办,《财经》杂志承办的非政府间、国际性的财经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在三亚海棠湾举办了“东西方文化融合与本土化”的专场论坛。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大和尚,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双聘教授、清华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著名汉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东亚语言及文明学教授、中国文化部“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得主艾恺,第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球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企业项目顾问帕特里夏·米尔利斯等中外文化大家激荡思想、和合论道,共同探讨东西方文的融合与本土化的时代命题。

  印顺大和尚指出,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中,惟有中华文明历五千年风雨,从未中断,靠的是什么?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佛教就是最好的例证。佛教进入中国,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就和儒道两家融合了,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体系之一,这足以说明,中华文化有足够的智慧与气度包容外来文化。

  中华文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的创新性。商汤时期的《盘铭》已经有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思想。我们的古代儒学,成功地接受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吸收它,改革它,使它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同时也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则更依赖于创新。佛教源于印度,在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创新精神。面对不同时代的  中国文化和现实中的中国人,不断适应与创新,最终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当今中国,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最杰出的成果,毫无疑问就是习总书记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涵纳了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每一个方面,是我们每一个领域的学者都要深入学习与认真思考的共同纲领,我们佛教界也不例外。我们每一个佛教徒都要认真思考,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佛教应该怎样革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党、国家、社会,以及所有信众与非信众?

  谈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印顺大和尚说,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势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中华文化要有足够的宽厚与气度,宽广的世界眼光,开放接纳、交流融合的雅量,能够消化、融化、内化西方先进文化,为我所用;同时,又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定力,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培育、发展“东方文化圈”,加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东方文化圈”是印顺大和尚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的一个文化理念,即中国——南海各国——“一带一路”各国的多层嵌套架构的文化圈。这些年来,印顺大和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成功的探索。2015年,在印顺大和尚的首倡促成下,亚洲博鳌论坛首开宗教分论坛,邀请南海周边国家佛教领袖和世界各地国家宗教领袖开展对话,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与南海周边国家政府首脑和佛教领袖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自去年以来,由印顺大和尚发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特别是今年的圆桌会,印顺大和尚向10国家的宗教界人士详细介绍了习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思想,得到与会佛教领袖的广泛赞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南海是中国的疆土,中国是世界佛教的中心,各国佛教界愿意追随中国一起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开创南海南佛教乃至世界佛教的新时代。

  印顺大和尚特别提到了“两个统一”理论,这是他在人间佛教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后,提出的新理论,即把对他方世界幸福的追求与当代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统一起来,把对佛陀的信仰与对当今人民领袖的信仰统一起来。“两个统一”理论,在刚刚结束的“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上,获得了南海诸国佛教界的高度赞赏。

  最后,他呼吁佛教徒在“两个统一”的理论基础上,梳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时,联合各国民众,从构建“东方文化圈”开始,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逐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印顺大和尚睿智而风趣的讲话,获得四位国内外文化大家的高度赞赏,并多次被观众热烈的掌声打断。 
 

本文标题: 坚持文化多样性 加快培育东方文化圈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351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