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7年度重大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出席发布会。
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共完成专著近300部,论文4000多篇,研究报告集、论文集200多部,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普及读物、教材等百余种。
此次发布会遴选发布了26项重大成果,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辉县路固》(上、中、下)和许宏研究员所著的《先秦城邑考古》(上、下编)两大项目成功入选。
《辉县路固》
《辉县路固》(上、中、下)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收录了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河南新乡市辉县路固墓地的发掘资料。辉县路固墓地共清理汉代墓葬148座,宋代墓葬30座,另有少量明代墓和清代墓。
路固汉代墓地范围内有汉代建筑基址、陶窑、水井和灰坑等。出土遗物有陶器、铜器、铁器、银器、铅器、铜镜、钱币、玉器、石器、琉璃器、玛瑙器、骨器、漆木器和粉块以及砖、筒瓦、板瓦等大量建筑构件3000余件。路固汉代墓葬群的发掘,是豫北地区汉代墓地规模较大、也较为系统的一次发掘,墓葬间的空间布局清楚,出土遗物丰富,为豫北地区的汉代墓葬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报告运用类型学方法对这批墓葬进行了系统整理,对墓葬形制、随葬品中的典型陶器进行分型定式,并依据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典型器物的器形特征,将这批墓葬进行了年代分期,即西汉晚期、新莽至东汉初、东汉早期、东汉中期、东汉晚期。在年代分期的基础上,归纳了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的发展变化以及墓地的形成过程。
《先秦城邑考古》
《先秦城邑考古》是先秦城邑考古的集成之作,是作者对70余年来的城邑考古材料和考古学史进行系统梳理,全面收录了1000余座城邑资料,对先秦城邑7000年的演变脉络进行了全景式的大扫描。该书贯穿了作者明确的史观,有不同于以往的概念界定和叙事框架(纵贯前仰韶时代、仰韶时代、龙山时代、二里头—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在若干问题上有作者独到的认识。尤其是提出了包含环壕聚落在内的新的“城邑(enclosure)”概念,总结出了“大都无城”等早期城邑、都邑布局模式和文化传统。全书近800页,精装上下两编。含80余页基础表,400幅精绘插图,每图专享二维码,让查图、用图更便利。另附“先秦城邑考古中文文献存目”5000余条,囊括1929年至今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本书可一书三用:学术专著+资料引得+教辅读物。其中的“大数据”分析作业,使得对城邑形制的深度梳理、对城邑的时空变化轨迹、对城邑与气候环境和社会结构之关系的把握,对华夏城邑群空间构成的勾画等成为可能。作者提出的相关见解,将会引发思考、有裨于深化中国考古学和上古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