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制陶器须经激漾火焰的煎炼,最后才会变为陶质成品。火焰的居所,就是窑炉。 陶都丁蜀,作为一处露天的窑炉发展历史陈列馆,到处是窑炉累累斑斑的火痕。据《文博通讯》1976年1月号《宜兴古窑址调查》一文载,在宜兴丁蜀镇附近先后发现古文化遗址7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5处;另有古窑址100多处,其中汉窑16处,六朝窑3处,隋唐、五代窑9处,宋元窑20处,明清窑60多处。
陶器烧成用的窑炉,按历史发展顺序,主要有原始的圆形升焰窑、龙窑、倒焰窑和隧道窑等数种。在这几种窑型中,集实用性、创造性和中国底层人民审美趣味为一体的龙窑,使用时间最长,从唐代中晚期一直沿用至近代,有千年的历史。
陶器烧成用的窑炉,按历史发展顺序,主要有原始的圆形升焰窑、龙窑、倒焰窑和隧道窑等数种。在这几种窑型中,集实用性、创造性和中国底层人民审美趣味为一体的龙窑,使用时间最长,从唐代中晚期一直沿用至近代,有千年的历史。
丁蜀地区的龙窑,已知的考古发现,唐代有涧众古龙窑,宋代有羊角山龙窑,明清以降,更是不计其数。龙窑以形状像古代传说中的神物龙而得名。丁蜀龙窑,依山势倾斜用砖砌筑而成,一般长约30米至70米,顶高约12米,倾斜角8至20度之间,结构简单,分窑头(龙头)、窑床(龙身)、窑尾(龙尾)三部分。在龙窑穹状脊上的两旁,每距一米许,开凿用以观火和放燃料的小洞,俗称“鳞眼洞”。另在窑身开有少量作为装窑、开窑进出的“户口”。
龙窑建在山坡上,利用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陶都西南天目山余脉南山上密如海涛的松柴,因其发热量高,火焰长,灰粉质较少,成为龙窑的主要燃料。
关于龙窑的来历,丁蜀民间还有神异传说:相传古时太湖里有一条乌龙,被天上玉帝派遣,专管耕云播雨之事。因太湖西岸丁蜀一带的百姓不敬天神,玉帝便惩罚他们,不施雨水。一日,乌龙巡视经丁蜀上空,见底下田地裂坼,民不聊生,便心生恻隐,吸水播雨。玉帝因此大怒,派天兵天将捉拿乌龙。乌龙不服,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乱枪戳得浑身是伤,从天上掼到地下,头朝下,尾朝上,恰好跌落在丁蜀白宕的一座小山坡上。当地百姓感激而又悲痛,便自发挑土,掩埋乌龙。不知过去多少年,葬龙的土堆上出现了许多洞口,有人钻进去一看,乌龙的尸骨不见了,里面成了通透的倾斜隧道。
后来,人们就尝试在龙肚中烧制陶器,龙嘴是烧窑点火的地方,龙身上的大伤口作“户口”,小伤口就是“鳞眼洞”。这种方式效果很好,陶器烧得又多、又快、又透、又省柴。从此,龙窑流行开来。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丁蜀镇龙窑才逐渐被倒焰窑代替;20世纪70年代,更为先进的隧道窑又取代了倒焰窑。不过,有着强劲生命力的龙窑依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丁蜀镇东、建于明代的前墅古龙窑,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黑沉沉的夜里,承传不辍的窑火逸出洞眼,遥望旷野中的龙身,金鳞闪闪,欲飞欲舞,宛如时光倒流,给人带来一种东方式的古老而又奇异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