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强,从不断涌现的爆品文物类影视作品就能看出一二。前几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衍生出了同名大电影,最近正在热播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则掀起了九大博物馆的“国宝秀”,又一套全新的文物影视作品即将问世。
拍摄近千件国宝文物,堪称一座中国顶级文物影像博物馆的百集文物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将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浙江的“良渚玉琮王”有幸在第一季亮相,向人们述说遥远神秘的“神之徽章”。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中央电视台共同实施的国家涵养工程。在25日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首映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说:“节目打开了一条细细的门缝,让我们能一窥文物的精彩,倾听文物讲述属于它们的故事。”
为拍摄该纪录片,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包括人头壶、陶鹰鼎、红山玉龙、良渚玉琮王、鸮尊、三星堆青铜人像、清明上河图、孩儿枕等,用国宝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这些代表着中国文明智慧的文物被串联成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基因,也是中国何以成为中国的脉络。每集5分钟的时长,短小精悍,更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传播特征。比如,在描述甲骨文这样有些晦涩的内容时,将兽片上的甲骨文形象成动画,甲骨文就成了主角,讲述起了商人的一天。
顾玉才表示,中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国登记的可移动文物的数量是1.08亿件,其中珍贵文件380多万件,如何让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活起来,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成为思考的重要命题,此次的纪录片就是一次展示和传承的全新尝试。
顾玉才说,节目中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叙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尝试跟观众平等对话,“走近文物能欣赏到它的工艺之美、色彩之美、造型之美,《如果国宝会说话》,会帮助观众学习历史,研习美德,感悟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