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信再度流行起来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3-22 14:17:13  来源:中国邮政报
核心提示:3月2日,人民网联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共同启动了“书信中国”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
1440<em></em>x900_74e01127c9f81ab

  3月2日,人民网联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共同启动了“书信中国”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在活动期间,人民网将在线上开展书信征集、寄语祖国等多种形式的书信主题活动,并邀请多位文化名人做客人民网演播室,以“书信中国”为话题与广大网友分享自己与书信之间的感人故事,传递正能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各级邮政企业都以书信为载体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社会反响热烈。“书信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就书信文化这个主题,对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采访。多名人大代表呼吁:让书信再度流行起来吧。

  姚晓英:书信是承接传统文化的“接头密码”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将书信形象地比喻为承接传统文化的“接头密码”。她对记者说:“书信是弘扬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国家倡导‘全民阅读’,书信不能缺位。书信中类似‘顺祝春安’‘安好勿挂’等词语读起来是多么暖心多么让人感动。经过国家的推广和大众对快节奏生活的反思,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综艺节目的热播足以说明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正在增加。中国邮政要抓住机会,让书信再度流行起来。”姚晓英建议中国邮政应该努力改进服务质量,让老百姓写信、寄信更加便捷;通过业务联动提升老百姓写信的意愿;依托线上和线下的渠道和资源多宣传,让老百姓关注书信文化。

  李杏玲:书信是校园教育的载体

  很多人认为书信是一种情怀,属于过去的时代。但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梅县区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眼里,书信是一种教育载体,承载着成长的希望。“不可否认,教育者和孩子之间存在鸿沟,沟通交流是最大的问题。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的时候,教育者总喜欢给孩子推荐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希望孩子能读懂里面的道理。为什么不能相互写一封信呢?教育者不便说的,孩子们不愿说的,都可以化作一封封有温度的书信,用最传统的方式解决最现实的问题。书信,或读或写都会在教育者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李杏玲希望国家的“全民阅读”计划能够突出书信的作用,尤其要突出书信在“校园阅读”中的作用。

  金硕仁:《邮政法》里应有书信的身影

  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金硕仁曾于2009年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邮政法》的修订工作,长期以来十分关心邮政企业的发展。他对记者说:“很支持中国邮政以书信为载体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但任重而道远,书信已经被遗忘了太长时间,让它回归主流谈何容易。让书信再度流行,规章制度、法案条例非常重要。无论是邮政管理局还是邮政企业都要为书信文化拓展工作匹配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并要落实到位。”金硕仁认为,社会发展越来越快,速递物流行业也是日新月异,应该缩短《邮政法》的修订时间间隔,让法律真正能指导邮政业的发展。再次修订时他特别希望能增加书信文化的内容。

 
标签: 书信 流行

本文标题: 让书信再度流行起来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36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