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钴为呈色剂的蓝釉在中国始见于唐三彩陶器,而用于瓷器,则始创于元代景德镇窑。元代蓝釉瓷,传世完整器十分稀少,全世界仅存10余件。明代宣德霁蓝釉瓷器最著名,也很名贵。明清蓝釉又习称“霁蓝”,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造型品种丰富多彩。明清的案头小品雕塑盛行,能工巧匠层出不穷,流派纷呈。
如图所示,霁蓝釉老翁瓷雕9.5厘米,作品把老翁和竹篓雕得生动鲜活,造型富有动感。站立的老翁头戴霁蓝小帽,身着霁蓝长衫,前襟为模印梅花纹,束模印半棱形腰带,双手扶于竹篓口沿。竹篓口小底大,竖条刻划粗细不一。老翁深邃乐观,怡然自得,面部表情极为传神,笑眯眯的双眼,微张的瘪嘴,布满皱纹的脸,面带慈祥的笑容。
瓷塑的细部准确表现了人物的肌肉力量,老翁霁蓝服装,与素胎竹篓正好成鲜明对比,瓷塑增加了不少的生气和情趣。工匠来自百姓,来自生活,熟悉自己塑的对象,又拥有娴熟的技艺,以自己独特的造诣,不拘一格地进行创作。充满手工韵味的柔软泥条不仅塑造出老翁的衣纹,而且生动地塑出了老翁的眉眼口鼻以及筋络和皱纹,给人一种别样的震撼。堪称形神兼备、立意不凡的明代景德镇窑艺术珍品,也是案头雕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