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激发凝聚起伟大的中国精神,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曹兵武指出,优秀传统文化,集中表现为文化遗产。将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也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需要遵循:一是要加强原真性保护,二是要对其所蕴含的历史、科学与艺术、社会价值不断挖掘、阐释、整理,三是要在继承弘扬其传统优秀功能基础上不断进行价值与功能的科学转化与创新,以满足时代和人民的合理需求。广泛的社会需求已经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超越了传统的事业范畴,培育了一批产业亮点,而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要求我们能够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文化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应坚持上述遗产工作的根本原则并不断创新,比如大力发展遗产旅游,并从单纯的观光游向主题游、体验性学习及探索性学习转型发展,将传承、文创等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认为,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儒道互补,庄禅相通”。一是有创意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不缺历史、不缺故事,缺的是创造和加工能力,缺的是会讲故事、会利用新传播技术的创意人才。二是创新表达文化美感。中国传统艺术“不重形似而重神似”,强调传神,强调精神性,强调内在的意蕴。唐诗宋词、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的高超境界就是创造出一种“意境”。“意境”,是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是曲径通幽的意蕴表达。
传统文化资源经济价值实现的路径
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宏存教授提出,把现代创意注入传统要素塑型文化产品。博大深厚的中华文明历时五千年,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价值资源,这不仅是解决今天世界发展困惑难题的重要智慧源泉,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更是今天各类文化产品创造的无尽宝藏。以虚拟转化拓展提升真实内容创造复合产品。如今,数字技术及各种科技手段已渗透到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把中国要素与国际表达相结合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当前在全球化浪潮裹挟下,文化产品的创造要取得市场认可,就不能仅仅盯着国内文化市场,而要从“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力,创造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都受欢迎的产品才是正途。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认为,从传统文化吸取营养,培育文化企业的价值观。一是创新思维。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今天我们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艰苦创业。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艰苦创业的精神力量比拼,文化产业也不例外。精神状态如何,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三是实干兴邦。《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评述刘德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由此提出“实事求是”观。“实事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是客观事实,核心则在于“求是”,即对实际存在和发生的事(实事)进行研究、探讨,以“求”得真理性的结论(是)。
提升兖州文化产业软实力的措施
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华教授从六个方面指出了具体措施:一是充分利用高校和智力机构的创意设计资源,编制各种业态融合、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全域旅游规划,大手笔策划重大旅游产业项目。二是以创意设计带动旅游产业项目创新,大手笔策划兖州的重大旅游产业项目,特定区域的全域旅游战略一般需要解决两大问题:首先,该区域用什么产品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其次,旅游产品如何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三是以互联网思维理念大举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现代旅游经营者都应当尽快适应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特征和精神,转变思路、跟上形势。四是推进文化产业要素转型、打造产业链产业要素是实现产业价值的基础,创造性地整合旅游产业要素,构建系列的旅游产业链。五是以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传播吸引世界客商。六是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人才。
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教授认为,山东历史文化厚重,曲阜、兖州是中国儒家文化发育传承的中心,丰厚的历史文化不仅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根基,也应该成为今天城市品质提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兖州兴隆文化园是近年来我国挖掘创新优秀历史文化,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促进城市文化经济发展的典范。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兴隆文化园的落成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以文化策略引领城市更新,其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价值不在当下,在未来;不在急功近利的效益追求,还在持续发展的人文关怀;不仅是文化创新,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涵养,其惠及的首先应该是这个城市的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吕静教授认为,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是孔子、孟子、墨子、孙子、荀子等五位思想家的故里。山东具有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些地域文化的特点赋予山东特别是曲阜,包括兖州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要鉴古知今,知今不知古,就难以理清事物的运行轨迹和基本原理;知古不知今,就难以悟透事物存在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力争做到古为今用。“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而“重民本”的思想就发源于山东,像孟子的“民贵君轻”“民之父母”的爱民厚生思想,荀子的“以民为本”“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的居安思危思想。因此,为人民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做好文化工作的初衷,兖州正在努力做到讲好中国故事。曾经有人讲过儒家思想家的故事,拍过电影《孔子》,也很精致,但它更多的是在讲述孔子的人生阅历,而对孔子的思想精髓挖掘不够。当然,通过形象思维表现出抽象的思想理论,其实难度很大,需要认真探讨,甚至需要艺术天赋。
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佑印对兖州发展新思路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借助新技术,升级活化存量文化旅游产品。从当前我国文化类资源存量景区业态来看,大多以古迹展示观光为主,旅游产业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度相对较高,文化衍生产品明显不足,游客满意度也相对一般。二是深入挖潜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从操作层面来看,地方政府在打造文旅产业时,主要是从文物资源、特色街区、标志性建筑、宗教文化等入手进行开发,最终形成的产品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难以有效推动文旅产业的共赢。三是紧抓新市场文化需求,做好精准营销。如果说旅游是文化的“最好表达”,那么媒体则是这种表达的“最好声音”。长期以来,旅游文化多给潜在市场留下了“古、老、旧”的形象,在具象认知中成了“旧”“静”的代名词,使得喜好“新”“动”的青年对旅游文化敬而远之。所以如何让文化活起来,让文化要素更加“新”和“动”,是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切入点。四是依托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提升窗口行业服务水平。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游客对地方文化感知的重要影响因素,好的服务质量会让地方文化更加深入地沁入人心,从而为提高地方的总体形象,提高重游率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