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文化寻根,一次诗意之旅,一次美丽的发现,一次心灵的穿越,一次精神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当去年6月5日读到重庆日报记者贴出“同茂大道416号”发出的第一篇报道时,我眼前一亮,第一时间关注,而后,“漫长”的四个月,每篇必读,享受这一道道诗意的、文化的、历史的精神大餐,“点赞”的表情包一次次在指尖发出。这实在是一次漂亮的策划与行动!“重走古诗路 思君下渝州——探寻重庆古诗地图”全媒体系列报道——应该是2017年发生在重庆而美誉波及全国的最具情怀的一次文化事件。
历时近四个月,行程逾万公里,遍访重庆38个区县(自治县),16万字的连续报道——行走、穿越、揭秘、再现、传承、传播——梳理诗歌脉络、挖掘史料、对话专家、实地访谈,见诗、见情、见景、见人、见事,千年巴渝文脉诗韵随着这一条古诗路徐徐展开。唐宋元明清,千年前的诗人、词人在记者笔下活了过来,仿佛不是记者在走访,而是他们“亲自”带着我们在看,在讲述,在展示……而其传播——日报的官微、区县头条、同茂大道416号等新媒体和日报纸媒的精选整版连载,媒介合奏“同一首歌”,构成一幅“互联网+”时代立体交融的恢弘画卷。再加上报道结束后的“重庆最美十大古诗”评选活动,举办巴渝古诗词传承盛典,以及这本将其“固化”的图书,满目珠玉,令人应接不暇。有形的古诗路走访结束,而无形的诗路还在这座城市蔓延、升华。古诗路,也是一条“新诗路”,美丽的巴渝山水、厚重的重庆文化,淳朴的民风、勤劳的人民、多彩的生活,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的乡愁……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历经这一次“行动”而异常鲜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即使单从这次行动的由头——古诗而言,这次寻访、这本古诗路地图的意义与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二三十首或者更少一点的进入文学史、进入教材、进入导游词外,其余的诗和诗人,严格说,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这次16万字的报道,可以说是重庆首次集中的钩沉与整理,所以,即使就诗论诗,它也具有重庆诗歌史以及诗学理论的学术价值。更何况,因为实地的走访、考证、发掘,大多诗歌的“本事”也被一一“公诸于众”,诗歌直接描写的景物、地理、人伦,以及“环绕”、“隐匿”字里行间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即“还原”历史,又“再现”当下。所以,我想说,这是——不是学术的学术考察、不是诗学的诗学讲座、不是地图的地图绘制,“窥一豹而见全身”,这岂不是中华优秀传统——诗意中国的示范性的探索之旅!
当“及时性”的宣传报道集结成书的时候,我还想说,这不是什么文化的衍生品,而是由诗歌而切入重庆地方历史文化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新鲜出炉的这本图书,就是最为生动的、也是最高雅的乡土教材。所以,我更愿意推荐:所有重庆市民,特别是大中小学学生,都来读读这一系列报道吧。它们不仅仅只是诗歌,也是历史;不仅仅是历史,也是生活;不仅仅是生活,也是人生。
什么是文化自信?我们凭什么自信?我们为什么自信?怎样才能更自信?我相信,这也是一条充满启示的诗路:这些美轮美奂、韵味悠长的诗词已经给出了答案。
“重走古诗路 思君下渝州——探寻重庆古诗地图”全媒体系列报道,第一次举步那天清晨,价值已经诞生。我相信,它的价值才刚刚开始。
因为,一切重走,就是一次新的出发;因为,路已经找到,目标就在前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诗与远方,正在我们的眼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