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文化遗产保护的壁垒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1-28 10:27:47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罗杨
核心提示:这是一个万事万物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一新的时代里,以往的学科边界正在被逐渐打破,从而产生新的聚合,迸发出新的精彩。   
  这是一个万事万物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一新的时代里,以往的学科边界正在被逐渐打破,从而产生新的聚合,迸发出新的精彩。

  随着人类对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拓展,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和方法也在不断升华,随之对各类文化遗产融合保护的观念呼之欲出。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文化遗产,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一项遗产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互为依存密不可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以科学全面的眼光去认识它,正像蒙田所说:“重要的是不但要看到事物,而且要有看待事物的方法。”

  人类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行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埃及阿布辛贝神庙的迁移,正是这次被后人称为“阿布辛贝勒运动”的保护实践引发出了联合国制订世界性公约的动议。1972年联合国颁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逐步融入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的内容。至世纪之交人类逐渐发现在那些有形的文化遗产之外还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存在,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松浦晃一郎提出了“口述与无形人类活动观念的遗产”的概念,200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问世。这些各种形态的文化遗产就如同从文化遗产大树上延伸出的支脉,使文化遗产之树枝繁叶茂,但不可忽略的即是它们也是同根相生。同一时期有我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提出了文化遗产既要有形又要有魂的概念,历史文化遗址既要有其物质层面的遗存又有精神层面的存在,他借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出: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果只有故宫、颐和园、天坛……而没有京剧、相声、景泰蓝……就会只有外貌而缺少内涵。本世纪以来我国广泛开展保护古村落的实践,更是进一步说明,如果仅仅保住了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等历史风貌而不重视其传承久远的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那么即使保下来的村落也不是“活”态的村落。只有把古村落作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采取相应的保护方法和措施,才能达到我们保护古村落的真正目的。

  对于任何一项文化遗产来说,其物质性与非物质性都是融汇交织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显性或隐性地广泛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体内也或分散或集中地蕴含着非物质文化的基因。像故宫、颐和园等以木结构、榫卯技艺为主体的园林宫殿,如果只留下了有形的建筑形式而丢失了非物质性的营造技艺,那么就难以实现对于古建筑的正常修缮和维护,使之无法长久赓续。反之如果没有了有形建筑的承载,非物质性的传统技艺也会脱离了物质的依托而慢慢逝去。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而言,如果我们在保护工作中只强调其非物质的一面,即所谓“看不见、摸不着”的属性,而忽视了其与物质载体的依赖依存关系,则会造成在保护工作中的失之于偏,从而造成保护工作的失当,促使有着“人去歌息”特点的非遗走向“自生自灭”。

  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文化遗产,我们会发现,既没有绝对的超物质的非物质存在,也没有绝对的超非物质的物质存在。正如同所有的历史文化建筑都有着物质功能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特征一样,都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结合。比如,万里长城可称作是体量最大的物质文化遗产,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是有形的物质所承载的无形的精神。那些隐性的手工技艺最终都离不开显性的物化的呈现,剪纸技艺最终要在纸上所表达,书法必须在作品上所呈现,节日的习俗仪式也离不开物化的规范——春节的春联、饺子,十五的灯会、元宵,端午的龙舟、粽子等都离不开民俗生活中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事物。如果孟姜女的故事没有了屹立的长城就很难让人产生“思古之幽情”的联想,失去迷人的魅力;愚公移山的传说脱离了太行山的存在则会索然无味;一旦中华大地上那些巧夺天工的赵州桥、应县木塔等古遗址不复存在,鲁班的故事将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淹没。而3000年前的歌谣之所以没有随风而逝,西周的风俗我们今天仍可以了解一斑,全依赖于相传中孔子为后人编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诗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学术概念的提出,其本意是强调其不依赖物质的形态而独立存在的文化现象,但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在文化遗产中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关联及影响、制约、渗透始终并存、难解难分。一旦离开了物质与非物质的相互联系,则很难对文化遗产进行“真实性、完整性”的客观保护和传承。所谓“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理念的提出正是契合了非遗保护实践的趋势。一切附着在物质文化遗产上的精神性、文化性、技术性、人文性等抽象的实质性内容,必然会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为依托,折射出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实实在在的文化遗存。因此,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忽视非物质文化的存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能忽视其物质的属性,否则将使我们的保护工作失偏失衡。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科学世界的探索最初呈现的是一个混沌不分的状态,随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逐渐分离,并越分越细,但当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化,随之而出现的是传统经典学科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出现了学科领域的融合。本世纪以来,“诺贝尔奖”中学科交叉的成果已占获奖数的66.7%以上,且呈现出上升的新趋势。就像福楼拜在谈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所说:“科学与艺术,在山麓分手,又在山顶汇合。”

  文化遗产领域当然不是孤立的历史文化现象,通常与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密切相关,因此,必需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观,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研究,使之呈现出“同频共振”的效应,从而获得单一研究和分割研究所无法取得的新成果,这也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标题: 打通文化遗产保护的壁垒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406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