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因此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匾额的含义:悬挂于门屏上做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
一、乾清宫“正大光明”匾
正大光明,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皇帝们在这里居住,平时也在此处理日常政务。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由顺治皇帝御笔亲题。乾为天,坤为地,表现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之道。
当时社会,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放到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
二、养心殿“中正仁和”匾
清朝自雍正皇帝后,就将寝宫从乾清宫迁到了养心殿。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为雍正所书,是说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三、西暖阁“勤政亲贤”匾
在养心殿里,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而明间西侧则为西暖阁。西暖阁中又分出数室,其中,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匾额上书“勤政亲贤”四字。“勤政亲贤”匾也是雍正御笔,体现了其作为一代帝王,一生都要严于律己、严于律人的追求。
四、三希堂“三希堂”匾
在养心殿西暖阁的旁边,有一间几平米的小屋,这里是乾隆皇帝的书房,其名“三希堂”也是乾隆帝所取。之所以称“三希”,原因有二。
一是指此处藏有三件稀有的书法绝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
二是“三希”包涵周敦儒的“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意,乾隆也以此激励自己要不断进取,提高自身修炼,进入更高的境界。
五、交泰殿“无为”匾
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交泰殿中的“无为”据悉是乾隆恭摹康熙的御书,老子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所以题“无为”,意在告诫君主体恤民情,与民休息。换在今天,即构建和谐社会之意。
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刚才所见的都是内廷建筑的匾额。而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六、保和殿“皇建有极”匾
保和殿,“保和”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
殿中的“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极是指中道、法则,意思是君王建立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强调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即有强调皇权之意。
七、中和殿“允执厥中”匾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三大殿中,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静静的思考。
“允执厥中”匾乃乾隆帝御笔,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原文意思是舜告诫禹: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幽微难明,只有精心一意,诚恳地秉执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八、太和殿“建极绥猷”匾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它是故宫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但并不用于上朝,而用于举行各种盛大典礼。
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也是乾隆亲笔所题,不过现在故宫里挂的这块,是于2002年根据1900年《清朝皇室写真》中的老照片复制的,原匾现下落不明。
建极:典出《尚书·周书·洪范》:“皇建其有极”。建,立也。极,中也。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
绥猷:典出《尚书·商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绥:原义为挽手上车的绳索,引申为安抚、顺应之意。猷:道,法则。
建极绥猷的大意为:天子承担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