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文化不应再有“百鸟朝凤”式的悲哀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2-06 10:40:21  来源:中国艺术报
核心提示:一则题为“让人记着唢呐,倒贴钱也要做”的新闻近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演奏传统民间吹打乐的安徽灵璧周家吹打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发展到现在,已传承家族七代,历经沧桑。但当前“经典曲目失传、传承人日渐稀少、唢呐技艺在民间不受重视”等问题却困扰着这个历史悠久的演奏团体。
  一则题为“让人记着唢呐,倒贴钱也要做”的新闻近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演奏传统民间吹打乐的安徽灵璧周家吹打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发展到现在,已传承家族七代,历经沧桑。但当前“经典曲目失传、传承人日渐稀少、唢呐技艺在民间不受重视”等问题却困扰着这个历史悠久的演奏团体。而周家班的第五代班主周本明为了将周家班唢呐传承推广出去,关了自己的公司、卖了房子,令人唏嘘。

  读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想起了电影《百鸟朝凤》,该电影讲述的是民间唢呐艺人焦三爷继承衣钵、传承接班人的故事,而周本明的故事可以说是电影《百鸟朝凤》的现实翻版。记得《百鸟朝凤》上映的时候,还发生了一场出品人的“下跪”求排片事件。

  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现实里,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问题——传统民间文化应该何去何从?传统民间文化来自民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反映了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精神风貌,凝结了他们的智慧与心血。但当前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比如经典技艺减弱、传承人日渐稀少、民间文化创新力不足等等。导致这些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民间文化的传承者没有相应的经济收益作为支撑。良好的经济收益,是传统民间文化传承人日常生活的保障,是激发他们自身创新力、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动力。

  因此,要破解传统民间文化面临的难题,就必须对解决经济收益这一问题加以重视。而传统民间文化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传承与推广必须有政府部门参与其中,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引导传统民间文化这艘大船在充满暗礁与风雨的大海中稳步航行。

  笔者认为,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扶持政策,设置专项基金,助力传统民间文化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多多开辟“民间文化广场”,让传统民间文化有展现自我的舞台,让更多的人有接触传统民间文化、感受其魅力的机会。另外,也需要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和组织加入到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中来,为传统民间文化艺人提供相应的经济收益,增加他们的收入。

  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物质扶持并不是没有经验可循的,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湖北恩施在2003年就为多位民间艺术大师每人每年发放1200元津贴;重庆酉阳则每年从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作为土家族开展摆手舞表演的经费;浙江省则成立了浙江省企业家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旨在引导企业投身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打造民间文化的商业价值,激活民间文化的创造创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兴、文化强中传统民间文化必不可少。新时代更应该坚持百花齐放,更应该将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激发出来,也更应该让传统民间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期待传统民间文化在新时代能够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标题: 传统民间文化不应再有“百鸟朝凤”式的悲哀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421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