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开始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起了年货。记忆中的那些年货老杭州们都还记得吗?哪一个让你记忆最深刻?
60、70年代
60、70年代是“凭票购货”时代,那时候买啥都得凭票,过年也不例外,肉类、粮油、糖果、糕点等年货限量供应,大人得赶一个大早排队才能用领的粮票买到年货。
酱鸭:那时候必备的年货一定是酱鸭,餐桌有一整个酱鸭,对于小孩子来说比什么都更开心。
猪头:那时候有肉吃吃得饱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一般人家都会在年三十排队买回家一个大猪头,大约有10斤左右约6块钱,够当时一家六口人吃好几天了。
糖、瓜子:这是那时候小孩过年最喜欢的东西了,糖2斤1元,瓜子2斤约1元,每家过年时有钱都会买上一些,算是拿来招待客人的了。
80年代
80年代,这十年是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杭州人的生活置办的年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鱼干:那时的肉的置办已经比较方便了,除了酱鸭外,鱼干已经成为了年货清单里重要的一味,既是年夜饭必有的冷盘,也是整个正月里戒不掉的手边小食。
果子、酒、年糕:这三样东西在80年代的年货市场中十分红火,果子并不是指水果,是指桃酥类的零食,酒是江浙一带人特爱的醇香米酒,蛋糕是杭州当地的石磨年糕,这都是过年时最应景的食品。
置办新衣:虽然8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改善,但是衣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并不明显。当时普通老百姓全家对春节生活的期盼就是添新衣,再不济也都会买点布料回去自己裁缝。
抢购彩电:过年前抢购彩电可称得上是80年代一景儿,那时候已经有了春晚,能买得起一个电视的家里,全家老小都感觉脸色有光,看完春晚最记得费翔和他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火遍了杭州大街小巷。
90年代
90年代,各种商品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逛商场、到菜场买年货成为人们的首选,一些开架式超市也悄然出现,这时的杭州年货也更具有了地方风味。
甲鱼:90年代的许多人都开始滋补了起来,过年的时候肉鲜味美的甲鱼已经成为了一个桌上的大菜,在家招待客人倍有面~
毛腌鸡:这是杭州特有的一道美食,带毛一起腌制毛腌鸡在春节期间备受欢迎。不少老杭州评价“其香浓郁,可见一斑”,就连鸡骨头都带着阵阵的咸香味。
五香酱肉:这是90年代时新春佳节的必备年货,不仅可以保持的时间长,烹饪起来还非常方便,蒸一下,或切片炒菜、做煲仔饭,味道都非常美妙。
山核桃:山核桃剥起来麻烦,但吃到嘴里却特别香,那时的春节家里常见桌面上都会摆上一盘山核桃,大人小孩都爱吃。
可乐雪碧:那时的可乐雪碧才出现没多久,算是一种十分洋气的年货了,是过年期间桌上常见的饮品之一。
大白兔奶糖:在80年代的时候大白兔奶糖还不是那么容易买到,但到了90年代,大白兔奶糖已经流行了起来,会和其他便宜一些的糖果一起摆上桌子。
挂历:一般人家在买年货的时候都会买上一副挂历,在新的一年挂在家里,最喜欢的是挂历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图画,能挑上个半天。
大哥大:“洋气”的年货成了杭州人的心头宠,舶来品俨然成了抢手的年货,那时最洋气最土豪的年货莫过于“大哥大”。那个经常出现在香港电影里的联络工具,是一种身份象征,成为了杭州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