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狗年春节即将到来,2月12日,广州高剑父纪念馆策划的2018戊戌新春展览选择了河南淮阳民间美术品“泥泥狗”当主角,为狗年增添了一份厚重感。
“泥泥狗”是淮阳泥玩具的统称,其造型无论人鱼禽兽均以狗为总名。据说得名的原因有三种,一说狗是伏羲都宛丘养“牺牲”时最早驯服的动物;一说又称“陵狗”,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也有一说是女娲抟土造人时给人制造的伙伴。
据了解,“泥泥狗”是一种黑色泥塑,艺人在黑底上再施以红、黄、青、白四色,色彩对比鲜明强烈而又不失和谐。“泥泥狗”中奇禽怪兽的造型和纹饰,超越自然中的现实形体,艺人凭直观感觉进行创造。具有强烈生命感的纹饰符号随艺人本能的直觉感受,施绘在虚幻、神秘的怪异形体上,释放出一种原始图腾艺术的魅力,使古老的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同时,任何一种泥泥狗,均能吹出嘟嘟的声响,据说是来自伏羲的抟土为埙,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乐器。
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介绍称淮阳“泥泥狗”艺术的存在,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罕见的艺术瑰宝,而且也是研究中国本源文化的活化石。“泥泥狗”真实折射出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血缘关系。“泥泥狗”的每一个造型都可以在远古神话传说中找到对应,而每一个纹饰都有先民巫术与生殖崇拜的意义。它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罕见的民间艺术,它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淮阳“泥泥狗”不仅是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的活性史料;同时其特具的人类本源精神、活跃的直觉创造性和生机勃勃的现代感,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无疑也是一种有益的滋养。
为了体现本次展览的传承性,高剑父纪念馆展出了来自淮阳的许述章、彭百虎等非遗传人的作品,各自的作品中折射出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之间同构互渗的血缘关系,还展现出了一定时代的特色。
李琰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泥泥狗”艺术必将发生深刻的蜕变。这种蜕变的契机,将来自民俗观念的转化——由物质性转向精神性,由实用功能转向审美功能。淮阳“泥泥狗”必将在深刻的、无法回避的蜕变中实现优势升格,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具有现代感的艺术品质。介入到现代艺术。在实现“艺术再生”的过程中,“泥泥狗”的“灵魂”将得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