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
﹂
驱邪祈福是古代过年的重头戏。要驱邪,先要喝上一碗酒。你是不是笑了?不就是喝酒嘛,我过年也喝酒。不不不,古代的酒可不一般。
在汉代,人们过年时喝的是椒柏酒。这是一种“保健酒”,即用椒花和柏叶浸泡的酒。北周诗人庾信诗云:“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反映的就是时人过年饮酒的情景。
屠苏酒:统治江湖上千年
到了魏晋时期,酒的品种中又增加了一种,即“屠苏酒”。屠苏酒可以算是一种药酒,相传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花椒、乌头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有益气温阳的功效。
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苏辙有诗云:“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两位名家真是为屠苏酒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啊。
到了唐宋,过年喝酒就更讲究了。由于经济繁荣,选择的余地自然也大了。一般来说,各家所饮的,并不限于药酒,还有其他的一些酒。此时,椒柏酒渐渐没人喝了,屠苏酒从此“一统江湖”。陆游便有诗云:“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肉也可以酿酒?
元明清时期,守岁之风盛行。漫漫长夜,饮酒更是不可少。此时,民间的中医养生仍以屠苏酒为主,至于达官贵人或宫廷之中,则花样百出,各种新奇之酒一一登场。史书记载,雍正喜欢喝羊羔酒,这是一种极富传奇色彩的酒。
早在唐朝,杨贵妃生日时,唐明皇所赏赐的二十种名酒中,其中便有羊羔美酒。
羊羔酒的制作方法为:“糯米一石,如常法浸浆,肥羊肉七斤,麯十四两,杏仁一斤,煮取苦水,右同羊肉多汤煮烂留汁七斗,拌前米饭,加木香一两同醖,不得犯水,十日可吃,味极甘滑。”
青稞酒
中原地区的人,过年喜欢喝酒,而对于周边的少数民族来说,春节更是无酒不欢。只不过,少数民族喝的大多是有民族特色的自酿酒,如藏族的青稞酒。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后,将酿酒技术传至藏族,于是形成了以青稞酒为主的酒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过年喝的酒,大多是保健酒,不仅可解解酒馋,还能强身健体。因此,那些酒连小孩都能喝。过年时,全家一起饮酒,其乐融融,不仅带着浓浓的年味,还有养生的功效,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