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窟古建筑的建筑特色及价值体现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2-27 10:17:36  来源:科技视界  作者:任俊萍
核心提示:石窟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的石窟文化主要存在于黄河流域。同时石窟作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文化遗产,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石窟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的石窟文化主要存在于黄河流域。同时石窟作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文化遗产,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石窟古建筑在其保存的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石窟就我国古建筑保护现状及其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我国石窟古建筑的建筑特色及价值体现

  1.1我国石窟古建筑的建筑特色

  我国石窟古建筑主要存在于黄河流域,是佛教文化的一种载体,在佛教东传之后,佛教文化主要通过对石窟进行雕琢进而实现文化的传播。目前全国最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则是响堂寺石窟,位于邯郸城的鼓山上。本文主要结合炳灵寺石窟,进而对我国石窟古建筑的特色进行一定的分析。炳灵寺石窟位于我国甘肃省的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三个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则是下寺、洞沟以及上寺,有216个窟龛,800余尊造像,1000平方米笔画,345件臧品。

  我国佛教兴盛于西秦、北魏、唐代以及明代这四个阶段。西秦时期的石窟中的第169窟北壁主要保存于西秦建弘元年,我国最早的造窟题记源于于此。同时西域佛教艺术风格也是逐渐的创新。北魏时期的石窟主要通过对秀骨清像、裹衣博带佛教艺术风格的一种反映。我国石窟最兴盛的一个时期莫过于唐代了,有135个窟龛,依山雕琢的石胎泥塑弥勒大佛高达27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石窟进行一定的修缮,但是其至今仍然保存的完美,其独具魅力以及小巧玲珑的特色成为当今时代石窟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

QQ截图20180227112214

  1.2我国石窟古建筑的价值体现

  石窟古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及佛教的厚实沉淀区,无论是整体建筑的构思还是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地方特色充分的体现出来,尤其是石窟建筑的雕刻艺术上,更是让后人叹为观止。

  2.我国石窟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石窟大多散布于黄河流域,但是黄河流域的气候以及水文有着其独特的特征,以至于石窟严重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北凉时代开始,人们便开始了对石窟古建筑的保护,往往石窟在保存的过程中经常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2.1石窟的崖面问题

  目前我国石窟古建筑石窟崖面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则是龙门石窟,从现存的龙门石窟来看,其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后来出现的崖面断裂的问题,因为龙门石窟在实际的设计上总是对石壁进行一定的掏空,进而使得其崖面上的洞窟越来越多,进而使得崖面的结构相对的不稳定,进而也就发生了洞窟。

QQ截图20180227112223

  2.2自然风沙的威胁

  我国石窟古建筑在其保护的过程中,由于主要位于黄河流域,且黄河流域的风沙相对较多,进而使得许多的洞窟残破,导致建筑结构相对的不稳定,受到风和沙的作用下,进而形成了风化的现象。石窟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由于时代的相对落后,难免会对少部分的木结构进行一定的使用,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木结构在石窟建筑的过程中,随着年代的久远,很容易造成腐朽损坏。同时在黄河流域的风沙吹进石窟的过程中,怎样清理石窟中的积沙同样也是我国对石窟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2.3带有宗教意识的修复

  前面我们讲到过,石窟主要是佛教文化传播的载体。虽然在古代就已经有对石窟进行保护的想法,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古时由于各个政权对宗教的价值观的认同度不同,进而使得我国石窟修补的进程不一致,从根本上造成了我国石窟内的建筑以及其设计理念是千秋各异的。

  2.4我国相关政府对石窟没有引起极高的重视

  虽然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对石窟保护的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石窟进行一定的修缮,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由于一些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对石窟的破坏,并没有引起相关政府的极高重视。没有从根本上培养公众对石窟的保护意识,仅仅通过一定的处罚,但是这种潜在意识的处罚对于石窟的保护没有起到知识性的作用。

  总而言之,我国石窟古建筑使我国历史上瑰丽的一个宝藏,是历史文化沉淀的精髓所在,更应该加大对石窟保护的力度,从根本上将石窟所传承的历史文化传播起来。

 
标签: 佛教文化

本文标题: 我国石窟古建筑的建筑特色及价值体现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439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