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2月26日揭晓。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10张,收到有效选票195张。根据投票结果,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得票排名前26的项目入围2017年度终评。2017年度重要考古成果众多,竞争激烈,各项目之间票数差距不大,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170票,并列第25名的两个项目得票均为105票。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以时代早晚为序)
1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
2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
3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4湖南泸溪下湾遗址
5福建明溪南山遗址
6山东章丘焦家遗址
7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
8浙江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
9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宫城及门址
10宁夏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
11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
12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
13陕西澄城刘家洼春秋墓地
14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
15河北行唐故郡遗址
16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
17山东青岛土山屯墓群
18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19辽宁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群
20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
21吉林安图宝马城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
22河北崇礼金代太子城遗址
23重庆奉节南宋白帝城遗址
24浙江绍兴兰若寺墓地
25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
26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
入围项目具有如下特点:
从地域分布来看,入围的26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和自治区。陕西有3项入围,山东、山西、浙江、河北、河南各有2项入围终评。从整体看,分布省份较多,没有向几个“考古大省”集中的情况;地域分布也比较均匀,东北三省均有一项入围,川渝两地各有一项,南北各省入围项目大体维持往年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已经连续四年有考古项目入围终评。
从年代分布来看,史前考古占比例最高,有9项入围,夏商周考古有6项,秦汉考古有3项,宋元明考古有8项入围。史前考古与宋元明考古,一早一晚,占据入围项目的前两位。
从遗址类型来看,以居址、墓葬和城址为主,但也不乏特色。近年来屡有洞穴遗址考古项目入围,此次更是有3项上榜,反映了洞穴遗址以其地层堆积延续时间长、比较完好地保留史前人类的栖居遗迹等特色成为考古研究的热点。另如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为大型道教宫观遗址,吉林安图宝马城揭露出一处金代皇家长白山神庙遗址,而重庆奉节南宋白帝城遗址以其依山而建的防御体系颇具特色。
从发掘工作性质来看,主动发掘项目占绝大多数,工作延续时间普遍较长,例如福建明溪南山遗址、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均为延续数年的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发掘工作更是持续了十余年。课题意识主导、多单位合作、长期持续的调查和发掘工作已经成为国内重要遗址考古工作的普遍特点,不仅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而且为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资料。基本建设考古和抢救性发掘入围项目虽然不多,但在保障施工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及时保护文物的同时,展现了较高的发掘水平,例如河北崇礼金代太子城遗址的发掘在配合冬奥会建设的同时,揭露出一座皇家行宫遗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更是开创性地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鉴经验。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将于4月9至11日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