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个热词,但不是个新词。早年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工匠以其精湛的技艺成为百姓须臾不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箍桶匠等,他们以精雕细琢的心态精益求精,其利虽微,却值得敬重。
领略过日本神奇的马桶盖、结实耐用的电饭锅、摄影发烧友必备的镜头之后,恐怕很多人都以为中国缺乏工匠精神。其实中国却是工匠精神较早的孵化地。黄帝造指南车,鲁班作木鸟,张衡制地动仪,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就像茶道、花道、香道都源起中国,却在日本发扬光大一样。
东西旧了,可以换新的。但如果怀念旧了,却越发珍贵。冈野畅夫是一位有三十年经验的修书匠,由于年轻时喜欢读书,爱书成痴,后来选择了修补旧书的行当。一天,有位父亲找到他,希望可以把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一本翻得破烂的词典修补一下,送给将要上大学的女儿。修补一本旧书的费用,有时候甚至会超过买一本新书。但他无非想传承给子女一种精神。冈野畅夫带上花镜,小心翼翼地接过书,像一个正在给襁褓中的婴儿做手术一般,拆掉书皮,铲掉书脊旧胶,把折页拿镊子抚平,拿微型熨斗除去皱印,用切刀切去被墨水涂画的书边,最后包上仿皮的封皮,一本破旧的字典完好如新了。
关口一郎今年102岁了,他用一辈子做了一件事:做一杯好咖啡。这家开了60年,烤了上百吨咖啡豆的店里没有果汁、牛奶、甜品,菜单上有且只有咖啡这一种饮品。开店至今,关口一郎一次仅为一位客人服务,研磨一杯咖啡豆的分量,烧煮一杯热水、现磨、手冲,那琥珀色的汁液让人陶醉。这个习惯和他那台老式的咖啡烘焙机一起坚持了半个多世纪。如今,他被人们称作咖啡之神。
中国故宫博物院的瓷器组修复匠人,曾经修复过一尊历经千年的辽金木雕观音像,经过瓷器组专家的巧手修复,丝毫看不出损坏的痕迹。正如其中一位匠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样:菩萨像再造一尊很容易,但信仰不能随意丢弃。
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000多家,正是由于一代一代人不懈的传承,矢志不移、精益求精,和对产品以及顾客无比负责的态度。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民间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关注细节,成就精致,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再升格为中国“致”造,这是时代对无数中国匠人的要求。
先后出演《西游记》中唐僧和《鉴真东渡》中鉴真和尚的演员迟重瑞曾经唱过一首歌:《人生只做一事又何妨》。真正的成功者,必有唐僧取经般坚定的目标和毫不动摇的意志力,纵使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不改初衷,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才能取得人生的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