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礼仪之邦,而追根溯源,礼发源于饮食。中国人素来偏爱在饮食上做文章,上至帝王将相的玉盘珍羞,下至布衣平民的粗茶淡饭,无不着上文化色彩,古人的哲学意境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其间。
历史上谈及饮食的著作,多以编排古今菜谱、夸赞食物味道为主,但宴席能够得以流传成为佳话,很少是因为菜品的多样和味道的鲜美,更多的还是由于主客之间话题的深刻与谈话时的哲学意境造成的,例如三国“煮酒论英雄”。
宴饮文化的重点在于它的内涵,如果摒弃了古人的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意境,只能流于世俗,成为满足口腹之欲的“大餐”;二是因为中国饮食文化一说能立足于世界,确实是有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享受中华丰富食品的过程中,能够探讨几句饮食中的哲学意境,不失为一桩美事。
处世哲学——礼义和
(一)饮食与“礼文化”
1.礼仪文化源于饮食有据可考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记》中有句话“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也就是说凡是礼仪规范,都是源于饮食活动的。虽然这么说有些以偏概全,但是从其根本上讲,我国的礼仪发端是从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而祭祀礼仪又是从饮食礼仪起始的,所以“始诸饮食”确实有一定道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中的这番言论流传了数千年,虽然从客观现实来看,‘粮仓充足、衣食无忧’不是礼仪荣辱形成的充要条件,但是按现在的话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饮食的发展对于礼仪文明的衍生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饮食过程中的礼仪无处不在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对于饮食的礼仪更是十分讲究。《论语·乡党》中通过孔子的言行记载了当时人们所崇尚的衣食住行间的礼节,其中对于饮食礼节的描述尤为繁缛。而《礼记》中的曲礼篇、礼器篇、少仪篇也同样记载着上至天子宴席,下至民间平民的饮食礼则。这其中既包括宴席中的座位礼仪、就餐礼仪,也包括了饮酒、喝茶的一些礼仪。直到当今社会,很多餐桌上的饮食礼仪仍然适用着,例如主宾座次,位序;点餐时的学问、禁忌;入席进餐的礼节;酒桌上的文化等等,不一一论述。虽然现代的礼节不像古时那般繁缛,但是交际聚会时的饮食礼仪仍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由此可见,古人的处事哲学在宴席间体现的淋漓尽致,礼节无处不在,中华民族优秀的尚礼文化始终贯穿于食文化中。
(二)饮食与“义文化”
说到义,人们最多想到是义气,武圣关羽的形象跃然于脑海中。其实不然,古人的“义文化”所包含的不止是义气情谊,还包含了信念、责任和气节。“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是气节,是义;孔子又讲“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住在陋室,一箪饭,一瓢水,如此清苦都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这是信念,是义。
苏轼在给范仲淹的文章写序之时,盛赞他“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而不可得”,活脱脱的把范文正公仁义孝道的形象展现出来,范仲淹这也是义。从中不难发现,无论是盗泉、嗟来之食,一箪食、一瓢饮,或是形容范仲淹对于仁义孝道像饥渴之人对于饮食般不能忘记,这些对于“义”的褒奖,饮食全部贯穿其中,哲学意境油然而生。大义难以用三言两语道明其具体含义,而用饮食这一日常生活中大众每天必须接触的事物来形象的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既通俗易懂,又让人印象深刻,着实为古人的智慧叹服。
(三)饮食与“和文化”
1.烹饪中的水火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可见烹饪,的确是有些学问的。单从简单的烹饪中水和火的应用上讲,古人便有着独到的见解。《淮南子?说林训》有句话:“水火相憎,鏏(weì)在其间,五味以和”。水和火本来是不相容的,但是用装有水和食物的小鼎锅放在火上却能煮成五味俱全的美食。
小小的烹饪蕴含着为人处世的哲理,水和火相互辅助便可以做成一份佳肴,做事情、做学问同样也是这个道理。《旧唐书》中“水火相济,盐梅相成”便是以“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来讲明一个道理:人才的性情虽然有所不同,但还是可以和衷共济的。
同理,先秦时的百家争鸣也是如同水火一样,相灭相生,相反相成,这也就是班固那句“其言虽殊,譬如水火,相灭亦相生”的由来,孔圣人也曾问道于老子,可见思想、言论虽有差别,却也会有共通之处的,就如同烹饪中的水火,虽然水火不融,但烹饪时还少不了它们共同作用,这便是中国“和文化”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
2.味道的调和说起“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论其哲学上的应用也是连篇累牍,无论是伊尹借“味”的原理来教导商汤如何治国,还是先秦思想家鹖冠子说的“气”从“味”中产生的“味者,气之父母也”,又或是苏轼对能“知味”而“值那一死”,可见“味”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味”对于饮食中的“和文化”来说,又有一番哲理蕴育其中。
《古文尚书·说命》中提到“若作和羹,惟尔盐梅”,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好咸酸二味,调和之道深谙其中。人们常说的古话“五味调和百味香”同样也说明了调和的重要性。烹饪是如此,处事也是如此,仁义礼智信,无处不体现“和”文化的精髓,古人谈论饮食中的“味”,不仅仅基于它的本身,往往都寄于其中深刻的道理,确实是有种别样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