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挂落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
无雀替,不成中华建筑之感。雀替,其形好似双翼附于柱头两侧,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来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它如同一只栖居在古建檐梁上的云雀,展翅欲飞。
雀替,是清式的名称。在宋时的《营造法式》中,它被称为“绰幕枋”,雀字是由“绰”字演变而来,替是“替木”的意思。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构件和制式,虽于北魏期间已具雏形,但直至明代之后雀替才广泛使用,至清时即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
雀替的从何而来?至今无法定论,却有一个关于它的美丽传说。北魏年间,国家战乱,烽烟四起,有一位孤独无依的老妇人,其丈夫早已战死疆场,儿子也去替父出征,只剩她一人独居,每天只有与雀儿为伴。一天夜里,大雨倾至,破旧的房屋受到大雨冲刷,檐梁变得瑶瑶欲坠,而此时妇人已早早睡去,与妇人相伴的雀儿见状,立马飞到枋与柱间,化作一只木鸟支撑住整座房屋。雀儿化身为房屋的一角,雀替的名字由此而来。
在漫漫岁月里,雀替从最初的建筑功能转变为结构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成为了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丽建筑构件。雀替的雕刻或写实,或写意,或精致细腻,或粗犷豪放,姿态万千。当你走近它时,请记得抬头,凝视这份容易被忽视的美丽。
雀替既缓解了柱子给人的单调空旷之感,又填补了屋檐下的建筑空白,使整个建筑物充满无限的张力。
雀替的形式大致可归纳成为七类: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子牙。雀替并非工匠们的随意而为,他们将动、植物中的灵魂以雕刻形式演绎成一种精神信仰,不用说教,就早已扎根于人的心灵之中。
雀替的表现手法往往隐喻而含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民间故事、小说戏曲以及动物花草皆被赋于一定的寓意。正是这些寓意,让日子变得温暖起来。
雀替,静静地处在屋下一角,却有着千百年来沉淀下的华丽。对于屋主人来说,即使是在屋里不经意间忽略的角落,也极尽其所能,将自己对生活的纯真情感和美好祝福寄托在屋里的每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