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街道上空,无人飞机定期巡视所有保护建筑;每一栋建筑安装历保架构位移动态检测传感器,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与网格中心实时联动;张园170幢历史建筑建“一幢一档”,未来静安的每一幢历史保存建筑都有属于自己的档案;全市首家区级专职文物保护机构成立,历史人文资源的抢救性挖掘与保护等工作以后有了专职团队……静安区正通过智能手段、制度创新等留住城市的文脉。
文物保护有了实体
近日,静安区组建的全市首家区级专职文物保护机构———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揭牌。该中心具体负责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的档案收集整理及利用和编研、日常巡查、修缮预审、成果宣传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的推荐申报;历史人文资源的抢救性挖掘、保护及宣传;区域内国有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监管等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静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需要更多制度上的保障。这一保护机构的成立,使文物保护工作在区级层面真正做到有实体、有队伍。”
静安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目前拥有南京西路、愚园路(静安区段)、衡山路—复兴路(静安区段)3处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及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另有265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37处、静安区文物保护单位19处、静安区文物保护点207处。
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
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是静安区的重要工作之一。2016年,静安区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将文物保护纳入到区文化战略部署中。《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传承“活化”优秀历史文化。近年,区文物工作部门积极开展针对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荣宗敬旧居、百乐门舞厅、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新业坊)、上海茂名路毛泽东旧居、元利当铺旧址、河南会馆旧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阅文处)旧址等文物建筑的修缮监管工作,确保其修缮从设计到施工各阶段流程都能严格依法合规,修旧如旧。
?在修缮中,静安区还用开放的眼光,积极吸纳国际团队,为文物保护注入更多先进理念。如,在陕西北路上的荣宗敬旧居修缮工程中,静安积极协调社会力量请来欧洲最有经验的文物修复工匠,与中国工匠合作花了整整6年时间才将这三层西式住宅修缮完毕。去年10月,荣宗敬旧居近70年来首次向公众免费开放,受到社会各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