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与坚持:非遗传承的保护项目给我们的启示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3-24 09:05:04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核心提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正在中国大力推进。倘若公正评价这个新兴事业的现状,应当是成功与失误并存,进展和困顿共生。失误往往因为一些参与者认识的迷茫引出,困顿常常由于他们工作的敷衍导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正在中国大力推进。倘若公正评价这个新兴事业的现状,应当是成功与失误并存,进展和困顿共生。失误往往因为一些参与者认识的迷茫引出,困顿常常由于他们工作的敷衍导致。

  在历年的众多项目里,“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西藏模式”是成果突出的一例,对于矫正当前的偏颇,其创造性工作富有启示意义。2010年,这个项目由文化部委托设立,主持人为设计师盖宏睿,团队则全由满怀文化理想、肯吃苦、有作为的青年才俊组成。立项之初,他们就明确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造福民生的基本理念,而后又逐步摸索、设计出提升产品品质、系统搜集和全面梳理资料的工作路径。秉持这样的理念,沿着这样的路径,他们坚韧工作七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有个现象应当关注:若干乐于畅享当代科技成果的专家,却热衷欣赏,甚至鼓动他人“茹毛饮血”、“刀耕火种”。这种贵族式的玩赏态度本应抵制,但在他们的导引下,妄求“原汁原味”的做法居然风行。不少参与者总在宣称,保护项目的产品应当在材料、工艺和款式上一如往昔。不过,一个事实无可辩驳:传统工艺毕竟诞生在文明相对落后、科技不够昌明的时代,“原汁原味”的制品固然可以欣赏,可一旦投入使用,却难以同新时代、新生活匹配。时代在演进,生活在变化,传统工艺若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况且,如今所见的古代手艺、传统制品也并非其初始状态,已经被古人不断完善,正是因为持续的吸收和改造,才玉成了中国传统文明的优秀博大。时至今日,也唯有融入新科技、新审美,改进主流传统工艺品,才能使之在保存文化精髓的前提下,造福当代、泽被后世。

  基于这样的认识,这个项目团队投入了在林芝市的五年工作,希望改进当地传统的毛纺材料的品质。他们打破了学科畛域,延请技术专家,共同探索、反复实验,终于提高了原材料的纺织品质,令原本涩硬粗重的藏区毛纺品转向柔顺,能够制为更宜服用的面料。这个项目团队还解决了“非遗”项目点村落的材料使用。在他们的规划指导下,村民能不离家宅、不出乡村,自行制作加工毛纺品,经济收入大幅提高。

  西藏的艺术品风貌独特、魅力非凡,拥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其色彩与纹样、色彩的组合、纹样的组合、色彩与纹样的组合,乃至色彩、纹样与器用的搭配,都是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基因。系统、全面、忠实地记录它们,也就是养护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根”。

  基于这样的认识,这个团队又开始了在山南市阶段的工作。他们把实验地落定在文化积淀厚重、传统艺术典型的杰德秀沟,设计出图表,挨家挨户,逐一走访,翔实记录下富有特色的建筑门窗、织物、生活用品等等。这项严谨艰辛的工作为时两年,获取了大批高清晰的原始图像,分析整理之后,建立起完整的色彩和纹样的“基因库”。“基因库”是重要的文化工程,也令团队据以创作出大批充满西藏文化特质的优秀图样,再经过规范管理和现代商业运作,使相关民众具备了接受传统工艺品订单的能力,让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人。

  有心人常在感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深罹当代的浮躁之病。不少参与者满怀申报项目的热情,却没有艰辛工作的耐力。因此,观光游览往往混同于田野调查、随机拍摄时时充作系统收集、浮光掠影的描述常常被视如深入研究。而潜心调研、全面整理、深入探索、扎实严谨的项目组则如凤毛麟角。

  这个团队就是那些凤毛麟角中的代表。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友、远离安逸、远离繁华,在西藏艰苦、寂寞、勤奋、踏实、顽强地工作了七年。凭借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细致的工作、出众的才华,终于求仁得仁。通过改进高原毛纺品质、系统搜集整理艺术资料、创作富有藏族文化特质的图样、组织规划当地民众生产和销售,让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能够有声有色地活起来、传下去。创建起传统工艺传承和发展并举的模式,打造出工艺文化与生活状态整体保存的范本,完成了在保护文化同时,增进百姓福祉的成功实践。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林林总总,各不相同,但这个团队的创造性工作仍然具有多重的启示,他们以心系民生的理念、勤勉坚韧的精神、严谨扎实的工作,实现了令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目标。
 

本文标题: 热爱与坚持:非遗传承的保护项目给我们的启示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467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