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厦门,也有不少艺术机构与艺术家发力打造艺术衍生品,包括茶礼、手机壳、杯垫、版画、模型等,受到业界关注。然而,对于艺术衍生品“扎堆”出现,市场反应冷热不一。
不可否认,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结构进入快速转型期。人们消费需求也从最早的裹腹发展到如今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衣食住行的消费比重迅速下降,文化艺术消费异军突起,然而在艺术品生产和消费的供给之间,人们往往仍然感觉到隔阂。
据了解,目前在艺术品消费市场中,已形成金字塔结构,其中最顶端的是收藏、投资,他们往往通过二级拍卖市场,或直接从藏家、艺术家圈子里购买。最底端的大众艺术品消费市场,本应是最庞大也最活跃的市场,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已经达到大众消费艺术品的经济实力,但实际购买却不理想。
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意外。尽管目前人均GDP大幅度提升,购买能力不断攀升,大众消费逐渐向“小众艺术”看齐,可艺术品与大众市场似乎总隔着一道沟壑,难以逾越。这就出现了当今艺术品市场怪现象:艺术家们的艺术品找不到出路而苦恼,大众又常常为市场上买不到精致、可心的、美的艺术品而不满。
而艺术衍生品却架起了两者之间的有效桥梁。从创意到产品到产业体系,都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美术馆也在强化艺术教育,同时很多国内美术馆开始做一些艺术衍生品,这都是一些非常积极的信号。
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介绍,在国内,陶瓷艺术就已经有所表现,比如景德镇陶瓷主要做的是艺术瓷,当地陶瓷产业一年的成交量大概在400亿元左右,其中艺术陶瓷占很大比例,景德镇的艺术衍生品已经形成品牌效应。
艺术品消费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不仅仅需要消费的低端化,随着人们消费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的中高端化发展与提升也在所难免。而艺术衍生品恰恰起到了让艺术品从“小众艺术”走入“大众生活”的传播媒介作用,推动了艺术消费的普及,有助于培养真正喜欢艺术品的藏家,扩大了艺术家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赝品市场。
因此,面对当前艺术衍生品市场接受度冷热不一现状,当务之急,正如厦门知名艺评人陈亚力所言,生产艺术衍生品的公司应聚集更多的人才,深入发掘艺术、文化的内涵,并与产品紧密结合,避免简单粗暴的开发模式。除了开发更加个性化、小批量、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新产品之外,还应打破单一的产品模式,聚焦衍生品的整合与跨界。让艺术衍生品真正成为大众“买得起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