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家宝藏》在我的视野范围内,不同的声音主要是对于“剧”的演绎和一些道具和服饰的科学性。从节目本身来说,质疑的声音很少。的确,在挖掘文物背后的信息、讲述故事、传递文化和精神上,媒体和博物馆人和观众达成了共识。
作为全程参加这个节目的当事人,我觉得思考一下很有必要。
研究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不论是以任何一种形式的藏品利用都是建立在研究的前提上的。博物馆藏品的研究应该包括了两个层面,首先是藏品的本体研究,第二个层面则是载体研究。
在本体研究的层面,博物馆和其他的科研机构并没有区别,都是为了弄清楚藏品包含的信息、评估其价值。而载体层面则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研究机构的方面,是为了藏品转化的研究,是科普的基础。可以这样理解,本体的研究是为了研究人员自己看懂,而载体的研究则是为了让观众看懂。
事实上,博物馆对于载体研究才刚刚起步,缺乏认知和人才。所以,就《国家宝藏》而言,把基本材料给到电视台,后续的加工完全不介入,等节目成型后,由于时间的问题,也没有直接可以用的人才,往往也很难更多修改。电视这边,就我个人了解,他们自身的工作也十分严谨,也聘请了专业的团队,包括考古、历史服饰道具、话剧等都有专家参与,只是不知参与的程度,也不知这些专家敬业的程度和真实的水准或者其他限制条件。
博物馆藏品缺乏载体研究,使博物馆在教育活动、公共媒体、文创衍生等诸多方面,受到限制。这样的教训也是不少的。有的馆,为扩大影响或创收,直接在博物馆里开“趴”,文物受到破坏,兵马俑手指被老美扳掉见诸于各大媒体、自媒体。
从考古学、生物分类学、人类学、材料学、工艺学等藏品本体论的视角切入解读藏品是常规的藏品研究过程。但纯粹的学术研究,缺乏科学普及与大众传播的环节,容易导致研究易“深入”但难“浅出”。
因此,充分而深入的内涵诠释与价值挖掘的基础上,博物馆迫切需要建制“为观众阐释”的部门,创新藏品研究方法,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
博物馆藏品的传播研究,即藏品研究科普化的过程。科普环节的缺失,只重视视学术性而忽视普及性,对成果转化、陈列展览、教育活动等藏品的利用与推广工作会形成阻力,止步不前。
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具有公共化价值的研究取向是藏品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机构的特点。在专业化的藏品研究基础上,博物馆需要树立起公众普及的研究理念,建立一套“为观众阐释”的藏品研究方法,在藏品研究阶段就尽可能形成通俗易懂且易于转化的研究成果,便于后续的陈列展览、教育活动以及其他藏品利用形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