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郭家崖遗址北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计发掘古墓葬41座,其中战国时期秦墓葬37座,汉代以后墓葬4座。

同时确认,该墓地外侧尚未发掘区域为一处面积较大的居址所在。图为“摇钱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考古研究室主任田亚岐介绍,在郭家崖36号秦墓发现一座瓮棺葬,这种将瓮棺置于完整结构的墓圹内的埋葬形式较为特别。

虽然瓮棺器形显现秦文化特征,但出土的一件铲形袋足鬲却是戎式风格,说明此时秦戎之间在战国中晚期的宝鸡一带关系密切。在发掘的M15东汉砖室墓葬中,出土陶器类与关中同期墓一致,而随葬的一件“摇钱树”,却是四川地区的墓葬习俗。田亚岐认为,这次发现为研究古代秦岭蜀道开通之后巴蜀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