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让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群众尝到了甜头:村民们依附影视基地当起了“四员”——土地入园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摇身一变当演员,售卖土特产当店员。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拿工资的人。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常山庄村位于沂蒙山革命根据地腹地,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山东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保存较完好的传统民居367座,这些古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上百年过去了,常山庄仍保留着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及残破的老石屋、茅草屋。建筑古朴,兼具居住、实用、美观等特点,站在村街望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村貌保存完好,就像一座开放式的民居博物馆。
2007年,知名电视剧《沂蒙》摄制组选址时,走遍沂蒙山区6个县200多个村庄,最终决定将拍摄地设在常山庄村。《沂蒙》拍摄后,沂南县决定在常山庄建设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
对于古村如何开发利用保护,县里和开发建设者达成高度一致,始终遵循三大原则:不搞大拆大建;实行“以旧维旧”保护性开发;与传承红色文化结合,与影视拍摄结合。
开发建设中,他们把保护性开发列为开发红线,绝不能碰,除个别因房屋破旧需要修缮外,其他一律原汁原味开发使用,并实行严格保护制度。
常山庄村对每一个院落、胡同和街道一一登记造册,摸清了底子,根据需要,把古村落划分为三大功能区——爱国主义教育区、影视拍摄区和古村民俗体验区。
常山庄村抗战时期是抗战模范村,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沂蒙精神”,他们把古村一些院落改建为纪念馆室,建起《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等展馆,每年吸引很多人到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被中共山东省委确定为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全国妇联、济南军区、中国人民银行等数十家单位挂牌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反腐倡廉基地。
影视拍摄区根据影视剧拍摄需要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新建、改建、修复了供拍摄红色影视剧专用的炮楼、戏台、古道、城门、围墙、古庙等,并根据剧情需要,分别打造成地主院、财主院、李家院等等。至今,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先后承拍了《沂蒙》《斗牛》《沂蒙六姐妹》《地道英雄》《铁道飞虎》《沂蒙红嫂俺的娘》等300余部影视剧,被誉为红色“好莱坞”。
古村民俗体验区建设中,把部分临街、有特色的古院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工艺项目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工艺和古院落做到了有机融合,既丰富了景区业态,又让游客得到了欣赏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机会。
常山庄村利用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谨慎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让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重拾昔日荣光,百年古村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出了夺目光彩。
村民们在景区摆起60多处商品售卖摊位,开了20多家商店和网店,自家生产的蔬菜、瓜果就地转化成旅游消费品,附加值升了好几倍。像沂蒙大煎饼、大碗茶、草编等百姓家中寻常物品,都成了游客竞相购买的旅游商品。
2000多名周边村民常年从事群众演员、剧组用工、景区建设等工作,每天人均收入近百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