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5日,在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孙家村,70岁的孙树秋,正在自己的工作室内,专心致志的制作着小木船的零部件。摸一摸金头、虎牙、护腮鸟,围着这个1.2米的风船转上一圈,孙树秋觉得触手已很光滑。打开工作台上的一个小纸盒,数十个黄豆大小的打着小孔的木珠子哗哗作响,再拿起墙角晾干的两张大木帆——他准备给这艘风船支上帆了。
日照渔业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与渔业相关的民俗和手工技艺也有许多。市民孙树秋制作的小木船,是日照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这种制造工艺主要在涛雒镇孙家村传承,孙树秋就是这一手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做小船,已有十四五个年头,孙树秋已记不清这是他做的第多少艘船。如果加上年轻时排(造)的大 船 , 那更加没数了。今年70岁的孙树秋,只记得,排船已有50多年了。靠海吃海,在涛雒镇的孙家村,出海打渔是六百年前立村以来就传承下来的。
2018年4月15日,山东日照,随着海滨旅游的兴起,小木船作为工艺品,重新登上了大雅之堂。图为制作小木船的各类工具。
2018年4月15日,山东日照,小船制作主要是按古代大风船的比例缩制而成,长度一般在0.8米左右,大的2米左右。2017年,有2家外地客户慕名前来,找到孙树秋,订做了2艘5米的工艺船,一艘卖3万元。
2018年4月15日,山东日照,孙树秋造船要经过严格的选材解板、水泡塑形、雕刻组装、刷油上漆等工序,制作工艺费时费力,对木工技术尤其是对木船结构的掌握都有严格要求,因此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下功夫去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钢质渔船逐渐占据了渔业市场,木质渔船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导致了解传统木船结构的年轻人寥寥无几,传承人队伍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