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中国古建筑,都是一种艺术,是工匠在社会生产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传统的匠人工艺,他们为古代帝王服务,打造的无一不是古今传世的宏伟建筑,千年屹立、经世长存。斗转星移间,已是千年。
诗情中国,古代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曾经辉煌正在慢慢失落,曾经的璀璨正在被摧残。中国古建的美不只是雕梁画栋、飞檐轻挑、对称严苛,还有一榫一卯的精巧和呕心沥血的匠心。工匠就是古建筑的灵魂,所有触动人心的,都源自于用心。
如今,传统工艺渐行渐远,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古建迫切需要得到拯救,重获新生。由于社会总体对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认识、投入不足等因素,造成传承者就业、再继续传承的障碍,让这些工匠有技术,没活干,职业风险高,待遇低,从事的多是非古建的工作,这样的结果只能让传统工艺渐行渐远。
人口的增长,让城市的建筑不得不向高处发展。我们转变了建筑的风格、建筑的方式,没有变的、依旧是中国的“工匠精神”,以匠运心,以古制今。“工匠精神”根在文化,我们需要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改造和优化我们的文化土壤。
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向内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我们要坚守“工匠精神”,它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坚持,能让我们走得更久远。
“工匠精神”,重点在“精神”二字,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是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追求极致的精神。
工匠精神是尊重现在正在做的事,即使是一件小事,把它做到极致,对自、对生活的一种忠诚。
工匠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肯专研钻研,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持之以恒。好的成绩并非一鸣惊人,而是点点滴滴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