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龙华地区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指导下,徐汇区旅游局、徐汇区文化局、龙华街道办事处、龙华古寺联合主办,上海非遗保护协会、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联合承办的桃花塔影江南风--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华系列)研讨会4日于此间举行。运用“千年龙华民俗大讲坛”这一平台,通过组织专家进行研讨的形式,深入挖掘龙华地区历史文化内涵,展现龙华地区民俗,探索城区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龙华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龙华,位于徐汇区西南部,该地区的部分遗存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是徐汇区内唯一具有千年文化历史积淀的古老街区。浸润着深厚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徐汇人、龙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古以来,龙华地区就有在农历三月初三逛庙会,看桃花等传统。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龙华地区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开:国家级项目“龙华庙会”、徐汇区级项目“龙华民谣”和“龙华禅事”;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华塔”、上海市文保单位“龙华寺”。
中共徐汇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吕晓慧在研讨会上表示,包括龙华庙会、龙华禅事、龙华民谣等重要项目,在海内外颇有声望,希望专家能献策献力,挖掘龙华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更新有机结合,让龙华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
上海市非遗协会会长、研究员高春明认为,龙华禅事是佛教文化保护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龙华禅事申报非遗,刻不容缓。
中科院院士、建筑学专家郑时龄说,龙华古寺应该说是上海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古寺,其文物价值非常显著,可以把整个龙华地区的改造和城市结合在一起,并带动周边文化发展。
据悉,上海龙华庙会是华东地区著名的传统庙会之一,延续到今天又成为独特的都市现代庙会。2008年,龙华庙会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植根于龙华古寺的龙华禅事包括禅修、禅言、禅音、禅艺、禅茶、禅食、禅缘、禅俗等八个具体项目。2017年12月,“龙华禅事”被列入第十批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华民谣是龙华地区广大群众在生活、劳动、婚嫁等方面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韵文形式,是他们的生活实践、思想情感和理想愿望在富有节奏性、音乐性的语言形式中的真实反映,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2016年,龙华民谣被徐汇区列入第七批徐汇区级非遗名录。
龙华塔位于徐汇区龙华镇上。相传建于三国吴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康僧会获五色舍利13颗,孙权即命建塔13座,以藏舍利,龙华即是其中之一,唐末毁于战火。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吴越五钱菽重建。现存之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系北宋原物,七级八角,高40.4米。每层塔身上有檐,下有廊,檐角高翘,挂有风铃。塔顶有高达8米的塔刹,造型优美。1959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寺位于徐汇区龙华镇,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传说为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为其母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今寺系清光绪年间陆续重建。寺内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间的经书、金印、佛像等。“龙华晚钟”为明清时期“沪城八景”之一,从1991年起,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龙华寺举行的迎新年撞龙华晚钟活动,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这一活动已经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级旅游项目之一。1959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