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巧手”一针一线织出“小幸福”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5-15 08:42:34
核心提示:“孩子也带了,活也干了,钱也赚了,是‘非遗’帮助我脱贫致富。”
  “孩子也带了,活也干了,钱也赚了,是‘非遗’帮助我脱贫致富。”10日,甘肃“巧娘”夏燕燕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对中新网记者如是说。

  出生在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蔡家庙乡万家庄村的夏燕燕从小就跟着奶奶和母亲学做“针线活”,在大山里,按照人们的传统观念,缝缝补补是女人的“必修课”。以前,夏燕燕觉得学了也没啥用,没想到现在这个手艺成了她的“致富帮手”。

  5月9日至10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研讨会暨传承人对话活动在甘肃庆阳举办,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和甘肃非遗传承人们共同探讨新时代下非遗传承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世贤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陇原巧手”是甘肃精准脱贫的一个项目,让贫困地区的“巧娘”们在不耽误照顾家人的情况下,在家就可以用一针一线织出“小幸福”。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邓世贤,深知大山深处贫困妇女的艰辛。她说,很多妇女只是带孩子、做饭、搞卫生,如果把制作香包、刺绣带到家里去做,妇女们就不用出去打工,通过自己的巧手就可以赚到钱,还能缓解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吴玉英对此也深有感触。她说,针线活作为女人的传统手艺,现在如果没人做恐怕就逐渐失传了。为此,几年前吴玉英在庆阳开了一家香包刺绣店,雇了近50个家庭妇女来一起做“针线活”。

20111129090541_Tf3c3.thumb.600_0

  “虽然这一件件‘非遗’产品赚不了大钱,但完全可以贴补家用。”吴玉英说,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每月增加一两千块钱的收入,不仅可以帮家庭分忧,甚至可以帮助他们脱贫。

  如今,夏燕燕的手艺活越做越好,她打算多叫一些姐妹来一起来做。不仅如此,她还不断从网络电视上观看“新品”,结合当地元素进行创新,让这些“非遗”更好地结合时代卖出去。

  邓世贤说,经过多年发展,“陇原巧手”已经遍布全省各地,创建了100个“陇原巧手”示范基地、扶持培养700名“陇原巧手”产品经纪人、培训了14万“陇原巧手”,帮助了很多农村妇女走出贫困。

20140302140131_YXKAU.thumb.600_0

  近年来,甘肃省涌现出了近20位“巧手”带头人,她们每一个人能带动约200名,甚至更多的农村妇女从事手工艺品制作,平均下来,每一位“巧手”一年能够增加收入约1.5万元。
 
标签: 非遗 针线活 刺绣

本文标题: 【非遗传承】“巧手”一针一线织出“小幸福”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11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