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枕头又硬又冷,古人为何要“自虐”?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6-01 08:46:08
核心提示:追剧达人们不难发现:古剧里的枕头都是硬邦邦的,人躺在上面会舒服么?脖子难道不会痛么?现代人都是以“软”为卖点,枕头是越软越舒服,为什么古代人偏偏要用硬枕头呢?
  追剧达人们不难发现:古剧里的枕头都是硬邦邦的,人躺在上面会舒服么?脖子难道不会痛么?现代人都是以“软”为卖点,枕头是越软越舒服,为什么古代人偏偏要用硬枕头呢?

1R02J128-0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上面这张图片,北宋定窑孩儿枕,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号称九大镇国之宝。小编看到这张图时就觉得奇怪:我泱泱大国,绫罗丝绸、棉麻丝绢,缺了哪样?非要睡这种又硬又冷的枕头,不怕把脖子睡断吗?古人为何这么“自虐”呢?

  硬枕是古人床上标配吗?

  网上有帖说,古人用硬枕大兴于隋,这是因为隋开创科举,寒门学子为改换门庭,纷纷挑灯夜读,困了就在圆木枕头上眯一会,一旦熟睡稍有偏动,就会滑落而惊醒。它又叫“警枕”,和悬梁刺股差不多的意思。

  其实,硬枕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就该有了。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出自《诗经?陈风?泽陂》,从“枕”的造字上看,最初做枕头的材料就多为木头,《说文解字》的解释也认为如此。

  考古学家曾在河南信阳发掘一座战国楚墓,里面有个竹枕;玉枕、石枕、铜枕,陆续发现于汉代之后;隋唐之后又有了陶瓷枕。

1R02H1I-2
  五牛铜枕

  硬枕是陪葬品还是生活品?

  这些枕头多发现于贵族墓中,古人认为玉器通灵,一般用在礼仪、祭祀、陪葬,生活上是不太会用玉枕的,那剩下的石枕、瓷枕、铜枕是陪葬品还就是日常家居的生活品呢?

  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展出的第87号瓷枕上,枕面中央刻有:峰前明月照藤床,窗内清风生石枕。

1R02KB9-3
  金磁州窑八角形枕

  月上群峰,藤床石枕,清风徐来,一幅优哉游哉小日子写照。

  辛弃疾也睡过硬枕,“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山晚来收”,一个“冷”字,说出了睡在竹枕上的惬意。

  古代硬枕都有什么功能?

  据专家研究,人在入睡以后,头部的温度过高,就不容易入睡,日常家庭中以荞麦、木棉或塑料泡沫为枕芯的枕头,由于所填物料不透气,不容易散发头部所产生的 热量,所以在夏天多在其上垫上枕席,这样头部就感到凉爽容易入睡。古人对以上现象不一定能上升到科学的阐述,但古代的枕头大多具有清火、安神的作用。

  文献中即记载了不少用中药配制而成的药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明目枕”,就是一种作为驱头火、明目、医治头昏目眩的非常简易的疗法。

  而这种硬的枕头,也不是后脑勺放在上面,而是脖子枕在上面,不但凉快,还能保护发髻不乱。还有种说法,这种枕头还有利于健康。有一种说法是无忧四寸长寿三寸,所以高枕无忧的枕头就是12公分,长寿的枕头就是9公分左右。

  从医学角度说,这样的枕头虽然不舒服,还是有好处的,垫了这个硬枕头,颈椎会更加前驱,这样的前驱,对于颈椎病是有好处的。不过侧躺的话就没什么用了,而且九公分的高度在矫正颈椎弧度方面比十二公分的更好,所以长寿三寸的说法也很科学。
 

本文标题: 古代枕头又硬又冷,古人为何要“自虐”?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21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