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安徽凤阳,恐怕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都会知道关于这个地方的两件大事,一件就是在这里的小岗村,拉开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序幕;另一件大事,是在元末出了一个朱元璋,以风卷残云之势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建立的明帝国。
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是定都南京的。南京富饶,物产丰富,但地处一隅,不利于控制庞大的帝国。因此,朱元璋曾经认真考虑过迁都。但是迁到哪里呢?后来迁到北京,不过那是他的儿子朱棣所做,他当时没有考虑过。想来想去,他向群臣提出:
临濠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为中都,何如?
临濠就是凤阳,朱元璋说它的地理位置好,又有险可守,决意定都凤阳,并作为中都。其实,更多的还是出于自己的私心。不过群臣中,很多是朱元璋的同乡,剩下的也不敢违逆他的意思,全部附和,一致通过。
朱元璋是一个很有实干精神的皇帝,说过的话绝对不会停留在嘴上。他马上将临濠府改为中立府,之后又改为凤阳府,而且打算兴建土木,将凤阳定为正式首都,南京则作为陪都。
对于这里的皇都兴建,朱元璋是煞费苦心,不惜搬空国库而大肆兴建。就在工程如火如荼的建设了六年后,朱元璋还亲自前往凤阳看了一圈。然而,回到南京后,《明太祖实录》记载“以劳费罢之”。
可能是因为凤阳从来就是一个小地方,基础太差,要花费的钱财太多。朱元璋刚刚得到天下,为了将都城由本来好端端的大城市,迁到自己的老家,就要如此耗费国力,实在有些于心不忍。因此,他果断叫停,到了他儿子永乐帝朱棣的时候,仍然还是将凤阳定为南直隶,地位和北京所在的北直隶一样。
到了清朝的时候,凤阳的地位自然下降了,失去了南直隶的待遇而成为普通的一个府。民国时候,凤阳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改为凤阳县。后来安徽的省会迁往蚌埠,蚌埠本来是凤阳县的一个镇,独立为市后,凤阳的规模就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