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雅礼中学古墓群共28座古墓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1-26 16:03:49
核心提示:从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可以确定枫树山古墓群与太守无关。
  “从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可以确定枫树山古墓群与太守无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的一席话,否定了日前广为流传的“雅礼中学操场惊现太守墓”说法。记者从昨日举行的“走进校园古墓解谜”2016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众考古之走进雅礼校园活动现场获悉,雅礼中学发现的这一古墓群涵盖从东汉至宋代的28座古墓,时间跨度逾千年。虽然其墓主人多为平民,与之前盛传的太守级高官有较大差距,但对于研究长沙古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仍有重要意义。

 
  枫树山真是一座山,雅礼运动场系山沟

  今日提起枫树山,普通市民脑海中首先涌现的多半是地处长沙东南一隅的小学名字。不过在考古工作者眼中,枫树山可是长沙一处重要的古墓葬埋藏区。工地现场负责人、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广告诉记者,长沙城东自城北浏阳河边的陡岭起,一直到城南二环边的金盆岭,这南北一线都是长沙古墓葬云集之所在。之所以会这样,与这一带的地形密不可分。以枫树山为例,这里是古时从长沙城出东门往浏阳河方向去的一处山岭,现在的雅礼中学主教学楼就正好位于当年的枫树山主峰之上。

  昨日,专家展示的一幅等高线图,颠覆了不少雅礼师生的认知——运动场的原始地形,可不像现在看到的这样平缓。这里原来是一处山沟,自东南方向起向北延伸,略呈喇叭状开口,整体地势南高北低。这次发现的古墓群,就分布在山沟东西两侧的山坡上。至于中间的沟底,则没有发现相关遗迹。

 
  沧海桑田原貌难辨,神秘古墓近在咫尺

  从东汉至宋代,28座古墓葬的分布都遵循“只埋山坡,不埋沟底”的规律。专家由此分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一区域的地形变化都不大。不过,记者昨日与近500名雅礼师生、志愿者等到发掘现场实地感受了一番,普通人想要辨认出所谓的山坡、沟底,并非易事。因为一眼望去,不是平地,就是古墓葬所在的大坑,再或者就是泥土堆起来的小土包。记者注意到,不少古墓葬的顶部距离地表很近,几乎是贴着学校运动场混凝土地基的底部。换句话说,在昔日学生们跑跑跳跳的跑道之下,一些古墓葬离他们的脚底只有不到40厘米的距离。

  对于古今地形的变化,专家给出了解释,这主要是人为因素的破坏。1953年,时名长沙市五中的雅礼从城北麻园岭搬到城南枫树山,大规模的基建要求进行土地平整,这个过程中难免有削峰填谷之举,原来的山沟地形也就难以认出了。

 
  墓主人待遇差别大,土坑比砖室更防盗

  28座古墓葬中,昨日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其中年代较早、规模较大的砖室券顶墓,而其他土坑竖穴墓则要冷清许多。砖室墓不仅规模庞大,除了墓室外,还有墓道、甬道、排水沟等其他结构,而且青黑色的墓砖在四周红壤的映衬下更是显眼。

  砖室墓虽引人瞩目,但历史上受到的待遇却略显凄凉。据市文物考古所专家介绍,28座古墓葬中有东汉墓1座,魏晋墓2座,唐墓18座,五代墓3座,宋墓4座,其中除东汉、魏晋墓和1座唐墓外,其余24座古墓葬均为土坑墓。这4座砖室墓中,除唐墓外的另外3座被盗扰的情况较为严重,随葬器物不是被破坏成碎片就是被盗取。

  对此,郑广解释说:“相较于砖室墓,土坑墓较难发现。而且盗墓贼也很聪明,知道什么墓更值得偷。”的确,枫树山古墓群共出土了100余件遗物,但从其分布就知道此言不虚。唯一没被盗扰的唐代砖室墓出土了10余件器物,而其他土坑墓只能“分摊”到2至5件。

 
  太守墓之说系讹传,考古关注平民生活

  雅礼发现古墓的消息不胫而走后,关于墓主人真实身份的猜测就未停息过,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墓里葬的是一位太守。不过,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昨日否定了这一说法。

  根据专家所做的结语,从东汉、魏晋砖室墓的墓葬形制情况来看,墓主人应是地方一般官员,但还够不到太守这样的高级别。至于唐、五代、宋墓,墓主人身份应该为一般平民。说到这里,郑广特意向一旁聆听的师生、志愿者解释道,考古并不是像大家所认为的那样,只关心上层社会的大人物。“平民生活的研究也很重要。”他说,“这次共发现古墓葬28个,时间跨度千余年,本身就很了不起,对古代长沙文明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资料补充。”
 

本文标题: 长沙雅礼中学古墓群共28座古墓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