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用笔作枪,贬恶扬善,受人敬仰。《少年闰土》、《藤野先生》、《孔乙己》、《纪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等等等等作品,伴随不少人渡过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被称为战士(思想文化战士)。但战士也是人,也不能时刻在战斗,他也要生活,也需要有后勤保障。孔庆东曾说,鲁迅是个很有生活情调和生活智慧的人。鲁迅的人生观: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他解释:“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要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鲁迅很重视钱,朋友们应该给予理解:他讲实际,绝不假清高。鲁迅在日记里,仔细记着几乎每一笔收入和支出。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三方面:薪水、讲课费、稿费。后两项收入不稳定,所以鲁迅很看重固定的薪水。他认为谁也不能不重视饭碗。即便是高尚君子,在酒足饭饱时和在饿了一整天后,所发表的议论及阐述的观点就会大不相同。
鲁迅先生在教育部每月拿300块大洋,如果加上后来的稿费、版税、编辑费讲课费等,超过400大洋每月。民国时的货币大洋也叫“银元”,计量单位是“块”(元),辅币单位是“毛”(角),再往下“分”。 20世纪20、30年代北京市民最低生活标准,每月2、3块(元)大洋。
有人按2005年时价格水平计算,1块大洋对基本生活物资(如米面菜蔬肉类等)的购买力大约是1元人民币的80至100倍。那么我认为,按今天(2017年)1元人民币对基本生活物资的购买力,鲁迅时期的1元至少是现今人民币的180倍。据老舍说,当时花1毛5分钱可以吃一顿很好的饭:1份炒肉丝,3个火烧,1碗馄饨,2个鸡蛋加上1壶老白酒。这样一餐,拿到现在,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上海,至少要四五十元(老舍比鲁迅小了将近20岁)。这样算,那1块大洋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人民币的300倍。可见,当时1块大洋几乎是现在大部分人半个月生活费。
当时北京房价远低于上海,上海房价最高,其次是广州,可能有租界的关系,天津房价也远高于北京,估计北京房价在各大城市排名垫底。鲁迅买的是座“三进大四合院”,只花了3675块大洋。(“三进大四合院”是套连着的三个院子,崇明的朋友应该见过这种大宅院,面积非常大。换句话说,凭鲁迅至少400多元的月收入,只一年的薪酬就能买到相当好的房子)。民国16年,宣武门内西大街房主李某某售一四合院,共计瓦房十八间,是前清官邸,设施豪华,市价2千5百块现大洋。——比较起来,鲁迅先生还是买贵了,他如果会砍价,至少可省下装修的钱。
民国时的上海跟现在一样,房价之高居全国首位。上海市区没有象北京那样的四合院,只有各式各样小楼房。有位陈姓老先生回忆,彼时共计面积3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在镇江卖3百块大洋,在北京卖2千块大洋,而在上海是2万5千块现大洋,无还价余地。当年上海大户人家办红白大事,最名贵的“知宾酒席”2元一桌。当时最牛的贵族小学育才学校,每学期学费三元。
而在广州,根据1935年,广州市政府做的地价调查。最贵也是最佳民居地段的逢源路,地价每平方米为77元,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售价约11000元。当时广州市政府属下的局长月薪为400元,买套逢源路的房子,需27个月薪水。局长下一级的官员,月薪约140元,则需78个月。文教界的工资属于中等,如广州私立南海中学,校长月薪200元,买房需要55个月薪金,高中专任教员月薪160元,则需68个月。工人如针织业工人、大中型酒家女招待、大商店柜员等,月薪在50元上下,买这房则必需耗去215个月的薪金(相当于18年)。
民国时期的人也攀比,但比的是谁家的保姆好,谁家的家具豪华,谁家有黄包车,有专职车夫,而不是比买房子。只要你住的房子足够大,足够漂亮,装修布置足够高雅,你就属成功人士。房子是买的是租的没关系,即使是租来的房子,你都可信心十足地挂上“王公馆”、“李公馆”的漂亮牌子。如果你的房子又小又俗,哪怕你买了几十套,你也是个土鳖。
最明显的差别好像是在购买力,现在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解决房子的问题吧。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