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决定胜败的并非牢固的坚城!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6-24 12:07:24
核心提示:古代王朝的变迁,必然伴随着战争。除了内部争夺统治权,还有对外敌的用兵。面对那些难啃的坚城,他们的精明对策,都是最大限度围绕坚城做文章,抓住敌方兵力防御的薄弱,以灵活方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古代王朝的变迁,必然伴随着战争。除了内部争夺统治权,还有对外敌的用兵。面对那些难啃的坚城,他们的精明对策,都是最大限度围绕坚城做文章,抓住敌方兵力防御的薄弱,以灵活方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事实上,即使在中国古代,真正富有谋略的军事家,都会懂得这个道理。典型隋末王世充窦建德李世民三方的虎牢之战:面对王世充的坚城防御和窦建德的夹击,李世民却是不躲不绕,成功围点打援设埋伏,一战击败窦建德的主力,然后搂草打兔子拿下王世充,天下大局就此而定。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过城池,非要打围城战?确切说,就算在科技条件落后的古代战场上,打仗也不是不能绕过对方城池。当然,风险性也比较大。

QQ截图20180624121657


  如果要列举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经典的“绕过城池取得胜利”的战争杰作,那么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举兵抢皇位时的“靖难之役”,就是典型一件。拥有北方精锐骑兵的朱棣,一度在济南坚城下屡屡受挫,几乎到了进退不得的境地。关键时刻,他却果断祭出“绕过城池”的妙笔,绕开城池直扑建文帝的都城南京,果然一箭穿心,最终奇迹拿下皇位。


  后人说起这段军事妙笔,也常赞朱棣的雄才大略,但仔细复盘一下,却可见险过剃头。其实当朱棣大军杀到灵璧时,这场军事冒险,就已经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一边是明朝政府军名将徐辉祖浴血坚守,一边是朱棣这边人困马乏。甚至连朱棣的好些亲信部将们都苦劝退兵,生怕再打下去就被包饺子。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建文帝却脑子犯糊涂,硬把徐辉祖从灵璧前线调回南京,叫朱棣抓住机会打个反击,奇迹般拿下了南京。


  也就是说,“绕开对方城池”进攻,放在古代战争条件下不是不可以,但最保险的一个前提,就是要碰上建文帝朱允炆这样的傻对手。


  也正是从这场战略妙笔里,“绕过对方城池”的风险性,也是一览无余:古代的重要城池,基本都建设在战略要地上,就算多跑点路绕过了城池,也就等于一头扎进了对方的地界里,后勤补给随时都有被断的危险。一旦前方遭遇到顽强阻击,那么任你带领着多么精锐的军队,都可能成为困在笼子里的猛兽,极有可能就被对手的陷阱逮个正着。

QQ截图20180624121753


  也正是这样的风险性,叫中国古代史上的吞疆并土战争,基本都是类似的套路:必须要清楚判定地方的防御配置,先拿下地方的要冲坚城。而看似“笨重”的万里长城,其真实价值也正在于此:也许长长的城墙,不能面面俱到防到每个地方,但只要卡住边境的要冲,就好比装好了安全阀。任对手铁骑纵横,冲进来也常被牢牢锁住。就以这一整套的防御系统,佑护边关百姓安宁。


  那既然绕城池有风险,是不是一定要死磕下对手城池才行?这个道理,就好比一句近现代中国战争史的名言: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所以说,真正决定胜败的,并非牢固的坚城,而是满盘皆活的战略。古往今来,战场内外,这个道理从来都是相通的。

 
标签: 古代打仗

本文标题: 古代打仗决定胜败的并非牢固的坚城!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38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