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瓷器,以假乱真到皇帝都分辨不出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6-25 09:42:28
核心提示:清朝皇帝在工艺品制作上的思路与贾府相仿。宫里有的是金玉珠宝、古董珍玩,根本打动不了皇帝。
  清朝皇帝在工艺品制作上的思路与贾府相仿。宫里有的是金玉珠宝、古董珍玩,根本打动不了皇帝。但如果有这么一件东西,乍一看像是木器、漆器或青铜器,细细把玩一阵才发现:居然是长得很像木器、漆器、青铜器的瓷器!那么此刻,皇帝的心情……

微信图片_20180625095235

  这种瓷器名为仿生瓷,人称“最不像瓷器的瓷器”。指的是仿造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烧制的瓷器。它可以是仿拟人类、动植物,也可以仿照某种器物的色泽和肌理,以惟妙惟肖、以假乱真为最高目标。其中,仿花果或动物形象的瓷器,又称象生瓷。

  仿生瓷出现于雍正时期,但雍正时期的仿生瓷品种较少,只有仿木、仿玉几类。直到乾隆时期,仿生瓷才达到真正的繁荣。

微信图片_20180625095239

  乾隆年间的古陶瓷学者朱琰在他的著作《陶说》里罗列了当时陶瓷能够仿制的各种工艺效果:“戗金、镂银、琢石、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近代一技之工,如陆子刚治玉、吕爱山治金、朱碧山治银……今皆聚于陶之一工。”无论木器、竹器、金属器甚至外包鲨鱼皮的器物,什么材质的工艺品,仿生瓷都能惟妙惟肖地把它们仿造出来。

  仿生瓷在乾隆年间的繁荣,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乾隆皇帝自己爱好艺术,对工艺品的制作非常支持。以瓷器为例,早在乾隆二年(1737),乾隆皇帝就下令在淮安关的盈余里“每年存留银二万两”,用作景德镇御窑厂的各项经费支出。乾隆四年,皇帝又下令:“于九江关盈余内每年动支一万两,如不敷用,再行奏请添支。”再次增加御窑厂的经费。

  有了充足的预算,御窑厂当然可以不计工本,专心致志地研发新品种的陶瓷。乾隆朝的瓷器,虽然在审美上被现代人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工艺水平确实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与国家财政大力支持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微信图片_20180625095244

  除了用不完的科研经费以外,仿生瓷的研发还离不开富有艰苦奋斗精神的科研小组。这种歌小组的领头人就是督陶官唐英。

  唐英,字俊公,隶属汉军正白旗,是今辽宁沈阳人。雍正六年(1728),唐英奉命赴景德镇管理御窑厂烧瓷事宜,乾隆年间正式成为督陶官。唐英虽为文人,但来到景德镇后刻苦钻研制瓷技术,御窑厂在唐英的带领下,仅雍正后期便能烧造出仿古品种四十余种,另有创新品种十几种。乾隆时又有更多的品种问世。

微信图片_20180625095248

  《景德镇陶录》对唐英督陶的评价为:“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厂窑至此,集大成矣。”这个评价,应该说十分恰当。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釉料配方,才能使瓷器呈现出竹、木、铜等不同的质感呢?这就要靠窑工们的不断试验了。

  以仿木釉为例,各种釉彩中,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红釉显然最适合模拟木器的效果。到了18世纪,窑工们发现,如果以硝酸钾代替氧化铅为助熔剂,氧化铁红釉便可呈现出偏橘色的效果,视觉上与木器更加接近。

微信图片_20180625095252

  窑工们在经高温烧成的瓷胎上涂刷深浅不同的红釉,模拟木器的纹理、节疤等,再把器物放入窑炉中,用低温二次烧造,从而让器物显出多层次的颜色,更逼真地模仿木头的纹理。

  而仿雕漆瓷器的制作工艺是先在成型好的半干坯胎上雕刻出各种图案,经高温素烧(不上釉烧制)后,在无釉的胎上涂薄薄一层仿漆釉,再经低温二次烧造而成。仿漆釉与仿木釉的配方有相似之处,都是改良过的红釉。
 
标签: 清朝 瓷器

本文标题: 这种瓷器,以假乱真到皇帝都分辨不出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38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