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由于不同地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今天我们要来看的是苏派建筑。脊角高翘的屋顶,江南风韵的走马楼,曲折蜿蜒,藏而不露,尽显江南水乡文化的韵味。数千年的苏州园林,堪称园林式布局的艺术典范。
苏派民居——江南风韵
苏派建筑是指江浙一带建筑风格,南北方建筑风格的集大成者,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苏派建筑以南向为主,这样可以冬季背风朝阳,夏季迎风纳凉。旧事古城南北居民较少,所以形成“南园”、“北园”,城内独特的双棋盘格局,形成坊巷与水巷平行。
民居所处的坊巷大多是一面沿河,房屋进深浅而朝向差。苏州旧民居的平面出看好似简单,像四合院或三合院,实际上是因坊巷而因地制宜的平面类型。
苏州旧民居给人们的印象,各种墙式的混合相连使用,形成小巷和水巷驳岸上那种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外墙景观;建筑造型轻巧简洁、虚实有致、色彩淡雅,层次丰富、临河贴水,空间轮柔和富有美感,即常言所说:“翻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审美价值。
苏州园林——藏而不露
中国传统园林布局追求曲折之致的理论:园林式布局讲究结构,布置曲折幽深,直露中要有迂回,舒缓处要有起伏,中国传统园林布局讲求一个“藏”字,藏而不露。
苏州古典园林,本为私家或宗祠等的旁宅、堂边的“避嚣烦”、“寄情赏”、“达清幽”的游憩之所。故其造园设计,不崇庄严伟大,而求幽静精巧,布局不重对称,规划因地制宜,随宜曲折,引人入胜。
古典园林在布置上以建筑、水面山石来将空间进行处理,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为陪衬进行造景在有限的空间中造成多层次的丰富景色,把大自然的光、声、色、气候组织到园林中来故而园林景色能四季入画,达到天然的真趣。所有人们说它有音乐的韵律感、有诗情、有画意,这是造园艺术的两个要素(自然、人工)和谐的统一。
中国传统园林讲求借景,中国传统园林中分布的古代建筑为:厅、堂、斋、馆、楼、台、亭、榭、门户、游廊、天井和巷道。
置身其中,四周流淌着的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之感。直露中有迂回,舒缓处有起伏,让人回味无穷。
苏派砖雕——“南方之秀”
苏派砖雕是南方地区砖雕艺术典型代表之一,明代较典型、朴素,清朝特别是康乾以后有很大发展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精细典雅的装饰风格,被誉为“南方之秀”。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砖雕门楼字碑大都是名人题字,精美的书法和典雅的砖雕往往相得益彰,使苏州砖雕更添了几分浓厚书卷气。
不论是何种建筑派别,都离不开匠人们历时数年的精心雕琢,一砖一瓦之时,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都凝结着匠人文化的精粹。苏派建筑,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帮派——香山帮。
香山帮——技艺精湛
香山帮是一个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为地理中心,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人称“香山匠人”。
史书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苏州香山这个地方,有2500多年的历史,自古出建筑工匠,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
他们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创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一脉香山帮,后来,以香山帮模式建造的房子,就叫苏派建筑。
明代生于香山的北京天安门城楼设计者蒯祥,因其建筑技艺高超而被尊为“香山帮”鼻祖。
蒯祥
从匠心独运的苏州古典园林到气势恢弘的北京皇家宫殿,数百年来,苏州香山帮匠人的精湛技艺代代相传,香山帮匠人的杰作苏州园林和明代帝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香山帮的彩绘精品,有苏州东山凝德堂彩画、常熟彩衣堂等。
香山帮的建筑精品,宫殿建筑有北京故宫、明代皇陵、太平天国忠王府等;
园林建筑有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苏州网师园、苏州绣园等;
苏州拙政园
民居建筑有苏州学士街天官坊陆宅、苏州东山雕刻大楼等;
寺观建筑有苏州西园寺、苏州虎丘塔、苏州玄妙观等。海外建筑有美国纽约明轩、波特兰市兰苏园、加拿大温哥华逸园等。
香山帮建筑的特点是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造精巧和布局机变等。具体表现为艳丽多姿的园林建筑、奇巧精细的梁架结构、精美机变的腰檐转角、朴实典雅的房屋装修。
苏州西园寺
香山帮的建筑技艺,在土木工程上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建筑装饰上则以苏式风格的木雕、砖雕、彩画见长。
而香山工匠的木雕工艺,其精良程度向来与浙江金华、东阳木雕并驾齐驱。及其砖雕,以线条蜿蜒有力、形象生动传神、风格柔顺秀逸、图案寓意吉祥、情趣雅俗兼备、刀法洒脱而著称于世。
现代香山帮传承人薛福鑫
香山帮是吴文化的产物,历史上曾涌现过不少大师,如塑圣杨惠之、蒯祥和姚承祖等。2006年,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有很多建筑流派,它们以其独有的历史与文化书写着各自的故事。它们或精致,或恬静,或庄严,或威武。苏派建筑,去倾听它的声音吧,感受江南文化韵味。这是在现代建筑中你无法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