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考有人疯了,高考完你疯了吗?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7-04 16:24:54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古建中国
核心提示:历史上的今天,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古代的科举考试太难了,有人都考疯了......

  随着高考成绩出来,毕业生陆续开始填报志愿了,准备报哪所大学呢?


  有人说,现在没个大学文凭,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上过学。虽然说得夸张了,但是也能说明,现在考大学其实还是容易的,只是学校好差的问题。

 


  在古代,科举考试并不容易,有很多读书人耗尽读了一辈子的光阴。如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考了34年,直到54岁才考取举人,然后他疯了!


历史上的今天


  1904年7月4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这是3年一度的全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


  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参加这次殿试的贡士还有谭延闿、汤化龙、蒲殿俊、沈钧儒等。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土科算起,到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延续了1300年。


  在古代,称作考取功名,读书是一种荣耀,被社会所尊重,参加会试路费由当地学政负责。只要认真学习,成绩足够好,就有机会出人头地,是普通屌丝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不二之选。



  童试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县级考试。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穷秀才就是这一类,因没有资格做官,所以并没有什么太高的社会地位。


  乡试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级考试,生员参加。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当然这个“会元”不是我们现在的“会员”,现在的会员一般只用每个月充值十几二十块钱这么简单,古代能考取会元的人那肯定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毕竟能在国家级考试中夺得第一。


  殿试


  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级考试,贡士参加。


  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因此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有淘汰的情况。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谁创立


  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9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以来长期分裂的格局。杨坚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具有政治远见的明君,他为了稳固帝国的统治,削弱望族和地方豪强势势力,开创了一个从全民中选拔人才的机制——科举制。



  他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回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或许是因为开设了科举制度,杨坚入选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谁废除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从此,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正式废除。



  在1300余年的科举史上,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


第一位状元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隋朝末年,孙伏伽便涉足官场,做了一名官职卑微的小吏,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万年县的法曹,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赃赂,是万年县颇有点要势的官员。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最后一名状元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北石宝村人,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


  辛亥革命后,刘春霖历任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总统府内史(相当于秘书长),兼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直隶高等学堂学监、直隶省教育厅厅长,居天津。1939年天津水灾后移居北京,1942年1月18日突发心脏病病逝,终年70岁,归葬于河北保定西郊鲁岗村。



古代科举考试考得并非只有文采


  科举考试的内容实际上是考察读书人的治国之策,而非文采。科举不是作文比赛,根本没有打算考量谁的才气大,而是看哪个考生讲述的治国之道合理。


  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纷纷落马,比如大诗人李白、杜甫、李贺等,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大才子唐伯虎、《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等等。



  虽然考中进士的未必人人皆有真才实学,但总的来讲,通过科举选拔的人大多数是治国的能臣,这些文臣保证了中华文明在一千多年里的可持续性发展。


  科举制度造就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和百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专制政权下的官员们常常表现出卑躬屈膝的人格特点,但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却有独立的人格。在士大夫们看来,他们虽然是天子门生,但是他们在精神上却得道于孔孟这些被宗教化的贤哲。


从古至今 饱受争议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在抑制门阀、奖掖寒庶,限制权力杠杆对人才选拔干预的作用方面,功不可没,可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的公开而公平的官吏选拔制度。


  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被废除也是大势所趋。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西方有识之士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足见中国科举制度在国际上的影响之大了。



  再看如今的应试教育,它与中国几千年主流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它提倡厚积薄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当今社会,所有这些提供公平向上机会的通道,大都要经过考试这个关口。面对广大的农村孩子,首先要通过高考获得一个上升的通道。如果不学习,就可能被耽误掉。


  所有的考试都要经过艰辛的学习,用勤奋努力来弥补他们在教育资源上的先天不足,弥补家境条件所伴生的各种劣势,这是最好的途径。


  都说高考是人生中最后一次不看脸不拼爹的竞争,你怎么看?


 
标签: 高考 科举考试

本文标题: 古代科考有人疯了,高考完你疯了吗?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44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