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让古建筑活起来!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7-04 15:11:00  来源:浙江万众达旅游投资  作者:万众达
核心提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与瑰宝,然而千百年来,缺乏保护的古建筑历经沧桑,无数辉煌的古建筑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化为尘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古建筑 、 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留住文化根脉,才能守住民族之魂,保护好古建筑古文物,才能“记得住乡愁”。保护古建筑需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建筑的本体,更是对古建筑的艺术风格、建筑技术、施工材料和建筑环境等的保护,这对专业性的要求极高。但是,目前中国文物保护的繁重工作任务与资质队伍相对匮乏的矛盾非常突出。以文物大省山西为例 , 仅维修10% 的古建就需要约140 年。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浙江万众达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传承中华古建文化 、让古建活起来为使命 , 用心做好中国古建文化首席 “搬运工,为城市文、商、旅项目提供核心IP, 致力成为新时代中国”未来遗产”的创造者、文化复兴的传承者和文化自信的推动者。公司整合了业内深耕10余年的三贤楼古建公司,吸纳了800余名经验资深的古建匠人,全国已经收购了700余栋古建宅院,建成了9个古建拆装、修缮、复原基地,未来还要在全国布局10-20个古建收购基地,新吸纳400多名古建匠人,所有一切只为塑造更多“未来遗产”!

  万众达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古建筑保护的指示为方向,以古建抢救性保护复建为突破口,通过对古建施工全产业的并购 、对 古建 资源的全国性布局收储 、对 古建专 业匠人的广泛吸纳 、对 产业工人的 系统化培养 ,在 古建抢救性发掘保 护、修缮复原和异地重建等方面,构 建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工 艺走在 国内前列、规模国内领先。秉承让古 建活起来的核心使命 ,不 同于传统 认知下的古建保护 ,万 众达形成了不一样的古建筑保护观,那就是:在复建中保护、在保护中修缮、在修缮中传承、在传承中发扬, 赋土地以历史,赋城市以文化。别人根据土地建造房子,我们则根据建筑选地。有历史的建筑“搬”到哪里,哪里就平添了历史和文化。古建承载不止是建筑本身的历史,还有建筑的故事和文化。每个门当户对,每个照壁,构造,花隔甚至木雕、砖雕都有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创造城市“未来遗产”

  长城和故宫是世界遗产,当代中国,每个城市在追逐GDP之余,也应留给后世自己的遗产,让500年后的人们,能够驻足前面或徜徉其中,依然不吝为前人点赞,能传颂其中故事的遗产。高楼大厦很多,只能见证当今建筑科技的提升,500年后或许被更科技的建筑替代。但500年前的古建,在500年后的人们看来就是千年古建,就一定是有历史有文脉传承的遗产。

 
  做中国古建文化的“搬运工”,让建筑与文明乾坤大挪移

  我们创造不了古建,我们只做古建的“搬运工”。把濒临消亡的古建,发掘、修缮、移植、复建,使之重现往日光辉,文化得以传承,我们就是文化的“搬运工”。

 
  把“文物”级的建筑变成城市级名片

  万众达已与多家知名高校、文旅开发运营商、金融平台及行业相关专家机构等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意向,在浙江东阳建立了古建研究中心和修复基地,在多省市布局了收储中心,并已抢救复建了数百栋古建,不但落户景区还自成景区,成为当地城市名片,部分匠心作品还走出国门代表中国参加了米兰世博会,成为国家名片。

  目前,万众达已经建设完成的作品包括: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里 河 明 清 苑 景 区 , 被 评 为 国 家5A级景区,为目前皖北地区保存修缮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其中的清末古戏台,国内罕见;颍上县管仲老街, 以管仲为文化主题, 总 长度6.5公里 ,占地800余亩,总投资近68 亿 元,全部建成后颍上县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具古城风韵的县城,并先后七次荣登央视电视台。现已成为颍上乃至安徽城市名片的代表;黄山秀丽景区,是安徽省首个影视基地““武林外传”的所有古建均取景于此。此外,还有上海浦东新区晓园等建筑群。







  古建筑保护要让建筑“活起来”新时代下,对于如何保护那些承载中华璀璨文明的古建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明确方向: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 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都 活 起 来 。 让文物建筑 “活起来” , 才是对其最大的尊重, 才能让他们彰显中华文明之灿烂、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可观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是自然景观美与人文景观美的有机结合,尤其在建筑特色上有着浓厚的文化根源 ,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框架 ,综 合 反映了古人的环境观、审美观、伦理观等,万众达新的古建筑保护观,除了能让古建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为古建筑合理地保护、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2013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 全国城镇化工作会上提到“让居民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既激发了人们对诗意生活的往,又戳中了不少地方因片面追求发展、忽视古建保护和修缮,再也找不到 、 回不去“乡愁”的软肋。通过复建、暖风机地重建等措施,让古建筑“活起来”, 给“乡愁”一个新载体,正是万众达接下要完成的“事业”。
 

本文标题: 传承历史,让古建筑活起来!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44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